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工园区是一个由化工企业、政府以及公众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其生态化从管理学角度是一个多中心治理问题。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本文综合采用博弈论、成本收益分析和生态化评价等方法工具对我国化工园区生态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规范性和操作性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化工园区生态化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的建立。本文基于Ostrom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化工园区生态化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框架,识别了影响化工园区生态化的主要系统及其子变量,以嘉兴园区为例阐释了该框架的子系统、系统背景、关联系统以及变量间的互动-结果关系。化工园区生态化的内涵蕴含在互动过程及其与特定结果的关联中。我国当前化工园区生态化的主要互动过程是产业园区化、园区绿色化和管理科学化,生态化内涵是通过结构优化、生态重组和效率提升等手段建设一个具有高资源产出率、高环境包容性和高自适应性的化工产业发展系统,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和高质量发展。这一理论框架的建立和本质的揭示为博弈分析和生态化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化工园区生态化的博弈模型构建及案例解析。我国当前化工园区生态化的焦点和主要举措是促进化工生产企业搬迁入园发展,即化工产业园区化。本文运用化工园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解构国办发(2017)77号文件中化工产业园区化的治理系统及用户的互动关系,构建了化工产业园区化混合策略博弈模型,探讨了无公众参与和有公众参与两种情景下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得出了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证明公众参与可抑制化工生产企业延期搬迁入园。案例分析验证了按期搬迁入园策略可以成为企业的占优策略,为化工产业园区化的驱动机制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化工园区生态化评价研究。化工园区从规范化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考量生态化的整体绩效,也需要考量生态化的内在过程。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本文构建了过程评价与绩效评价相结合的化工园区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过程评价重在考察产业链系统、基础设施系统和治理系统以及其互动关系;绩效评价重在经济、生态和环境的综合评价。中国化工园区20强案例验证了这套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创新点包括:1)应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了化工园区生态化的本质与内涵;2)有机融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博弈分析与成本收益分析,系统阐释了园区化政策的经济和制度合理性;3)解决了传统生态化评价方法理论基础缺失的问题,将化工园区生态化评价置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开发了兼顾过程评价与绩效评价的化工园区生态化评价体系,有助于测度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