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绘画是儿童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感情的一种方式。儿童绘画是原始、自然、纯粹的,而这些特征正是当下很多艺术家所缺失的,通过儿童绘画反映出来的儿童的纯真、真诚,也是高速发展的当下成年人所需要的。艺术可以有效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缓减当下社会造成的各种压力,尤其是与大众紧密接触的具有儿童绘画语言特点的公共艺术。到目前为止,对于儿童绘画与公共艺术的研究基本都还停留在各自独立研究的基础上,且多以理论为主,并没有将儿童绘画和公共艺术结合在一起,进而研究将儿童绘画语言运用到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专题研究鲜有看到。面对这样的研究现状,我们有责任去分析、去探索、去了解儿童绘画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生活中公共艺术在不断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个艺术充斥的时代,我们更希望看到内涵丰富、生动有趣的对大众有感染力的公共艺术。而本课题就是着眼于儿童绘画与公共艺术相联系,将儿童绘画语言作为公共艺术设计的一种诠释方式,探讨儿童绘画的表现方式特点以及儿童绘画中色彩、材料、造型等元素转换成公共艺术品的可能性,为公共艺术提供新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态,并尝试将公共艺术品开发成艺术衍生品,形成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艺术创作与商业开发模式。本文运用文献调研法、理论分析法、案例验证法、总结归纳法、实践法等,通过研究总结儿童绘画语言的思维及造型特点和公共艺术的空间与形式特点,结合现代艺术大师作品中借鉴儿童绘画语言的启示,分析儿童绘画语言与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共性,最后结合案例得出儿童绘画语言中视觉性、概括性、夸张性、趣味性等特点应用到公共艺术设计中具体的可行性方法与表现形式,并且通过毕业设计实践来验证儿童绘画语言应用到公共艺术设计中方法的可行性。从而既丰富了公共艺术设计的创作方法与表现形式,又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意视角,减少当前各类设计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并且儿童绘画中纯真、稚嫩、不违心、不虚伪的创作品质,可以更好的引起人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