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动能转换,以投资拉动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被以消费升级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所替代,而过去以规模增长为标志的金融发展模式也逐步向着以质量效益增长为标志的新金融发展模式转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金融去杠杆进程的不断加速,使银行信贷风险的爆发呈迅速增长的态势。本文研究的科技银行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中专门面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提供综合信贷服务的部门、条线或分支机构,对科技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科技银行针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开展信贷业务产生的风险。对科技银行而言,构建完善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使科技银行能够更加有效地评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风险信息,从而更好地缓解信息不对称对自身信贷业务发展带来的危害,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科技银行信贷业务中普遍存在信贷配给现象。由于缺乏充分详实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数据,科技银行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之间的信贷关系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地位使科技银行面临巨大的信贷风险,因此科技银行经常通过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的方式来缓解自身信贷风险。本文分析了科技银行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的原因,认为信贷配给不仅没有使科技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反而会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负面效应的影响下,使科技银行信贷风险状况进一步恶化,对科技银行的信贷活动形成极大的制约。信贷配给现象反映出科技银行信贷风险评估能力尚有欠缺,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尚需完善。科技银行的信息传导机制对科技银行信贷决策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信息特质、信息采集以及信息传导等因素,都影响着科技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的质量。本文通过对科技银行信息传导机制和科技银行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之间信号博弈的分析,结合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特征和融资特征,深入研究了如何使科技银行更加有效地采集和传导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风险信息从而提高科技银行信贷风险评估水平,对于推动科技银行信贷业务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信息经济学理论框架以及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逻辑框架内展开论述,首先,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特征及融资特点,将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当前信贷市场科技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现状相结合,系统研究了科技银行信贷配给问题的影响及其产生根源。然后,运用信号博弈模型建立了科技银行贷前、贷后银企信号博弈模型,在对科技银行风险信息传导机制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不同阶段信息特质的匹配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银行信贷风险特征,探讨了当前科技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工作的现状与不足,研究了在科技银行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进行信贷风险评估的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的风险因素以及科技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的设计。最后,通过特征选择方法对众多风险因素进行筛选优化,构建了科技银行信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经过优化的BP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了科技银行信贷风险评估模型。从国内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科技支行内部信贷报告中提取样本数据,对科技银行信贷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解决了信贷风险评估模型中风险指标过多以至影响评估结果准确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