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结合归芎牵正汤及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有效证据。
方法:选择70例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单纯针刺治疗组和针刺结合归芎牵正汤组。两组平行同步进行治疗干预,每组治疗疗程不超过3 次(每个疗程包括连续10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积分和两组患者痊愈所需治疗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两组治疗总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针药并用组治疗后计分为0.17±0.1,单纯针刺组为0.71±0.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针药并用组患者痊愈所需治疗次数为17.83±2.47次,单纯针刺组为21.92±2.88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最多3个疗程后,35例针药并用组中痊愈31人,显效4人,治愈率88.6%,35例单纯针刺组中痊愈28人,显效6人,有效1人,治愈率80%。
结论:与单纯针刺组相比,针刺结合中药归芎牵正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以减少痊愈所需治疗次数,提高治愈率,降低治疗后积分,提示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较单纯针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