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地位对我国中年人和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k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增长迅速,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生活环境、饮食和营养状况与医疗技术的进步,中国人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从1990年的70岁提高到现在的78岁。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以及越来越高的养育成本,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已经降到12.08‰。虽然现在已经全面放开二胎,但是迫于经济压力,很多家庭也不会考虑生二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从7%(2000)上升到14%(2026),只需要26年时间。我国的人口抚养比在2010年为5.01,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寿命的延长,预测到2050年将降低到1.25。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老龄化的加速对个人、家庭、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压力。如何应对老龄化危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首先介绍我国的老龄化现状,从我国国情以及老龄人口的分布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所面临的老龄化危机。然后介绍了健康经济学对中老年这个特殊的群体健康的定义与度量,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定义以及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的文献做了梳理和归纳。本文根据Grossman模型,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3年的横截面数据,对我国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研究。文章创新性的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用五个变量生成社会经济地位的一个综合指标,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经济地位对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因为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内生变量,简单的OLS回归无法排除健康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反向影响。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使用是否是党员和居住地类型作为社会经济地位的工具变量。回归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中老年人,有更高的自评健康水平、行动能力、心理健康水平。患有慢性疾病的数量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还区分了男性和女性,中年人和老年人来具体研究社会经济地位对每一个群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城市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越差。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中年人的行动能力都比老年人要差,女性都比男性要差。对于自评健康状况,男性比女性要好,城市中老年人比农村中老年人要好。
其他文献
人口老龄化目前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热点,其与国际经济的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全球60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口约9.0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3%,人口老龄化现在已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的职能随之也要发生变化,与之相适应,政府的财政支出必然要做出调整,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财政支出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