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剥离法石墨烯及其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well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的、由sp2碳原子组成的拥有蜂窝状结构的、单碳层的新型材料,其奇特的结构赋予了其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储能、透明薄膜电极、复合材料等范畴有着广大的应用远景。近年来,大量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吸引众多目光。同时,为了满足不同方面的需求,对石墨烯的制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机械剥离法石墨烯及其在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研究,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蔗糖熔体辅助三辊剥离制备石墨烯。我们研究组曾借助三辊研磨机,利用高分子胶黏剂对石墨进行剥离成功制备了石墨烯,提出三辊剥离制备石墨烯的方法。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以高分子作为胶黏剂,后期需要用丙酮、环己酮等有机溶剂或者马弗炉高温加热去除高分子胶黏剂,对环境不友好。当前,如何绿色环保、大规模制备石墨烯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为此对三辊剥离制备石墨烯方法进行改善,选用蔗糖熔体作为胶黏剂辅助三辊剥离制备石墨烯。研究结果表明蔗糖熔体辅助三辊剥离可以制备优质石墨烯且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绿色环保、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石墨烯等优点。  湿法球磨微晶石墨制备性能优良、尺寸均一的纳米尺寸石墨烯。相对于大尺寸石墨烯,纳米尺寸石墨烯在生物医学、透明导电薄膜等方面有着更好的应用优势。因此,如何高效、经济、大规模制备性能优良、尺寸均一的纳米尺寸石墨烯并将其应用备受人们的关注。在本章中,采用行星式球磨,在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对原料微晶石墨(mc-G)进行球磨剥离,制备了尺寸主要集中在100-200nm、单碳层及少数层石墨烯(≤5)、缺陷少的纳米尺寸石墨烯(NG)。1.22mg/ml的高浓度石墨烯分散液能够被成功配制得到,而且该分散液在339nm处具有强荧光效应。  纳米尺寸石墨烯/碳纳米管混合分散液应用于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主要探究利用纳米尺寸石墨烯/碳纳米管作为原料复合制备透明导电薄膜的工艺。为了更好的提高薄膜的成膜性,在薄膜前躯体分散液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作为胶黏剂,在本实验中选择PVP和SDS。研究结果表明当以SDS作为胶黏剂时,所制得的薄膜的的表面电阻为632Ω/sq,透光率为80.2%。
其他文献
河口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交错区,由于人类在河流上、中游建造大坝、水渠等蓄水工程,使得河流入海泥沙通量大幅减少,对河口生态系统形成显著影响。本研究基于黄河
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仪器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但是,利用计算机标定多晶电子衍射谱的软件并无系统化,测量过程十分繁琐,不适应大量的测量标定和在线分析。本文
传统的铸造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密度和热膨胀系数低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但是在一些对材料强度要求较高的腐蚀环境条件工况下,铸造
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土分布广泛,受盐分、土壤结构和肥力等影响,土地利用率较低。盐分是该地区作物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盐分过高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合理施用肥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盐分对作物的胁迫,同时也减少肥料浪费及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有益于改善沿海地区低效的农业发展现状。目前,肥料与盐分交互作用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为得到冬小麦最佳经济施肥量,需要建立黄河三角洲地区冬小麦肥料效应模型。本研究在室内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功能材料,对于解决目前环境污染严重及能源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Sn(Te,Se)基化合物是一类IV-VI族无铅半导体,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环
M2CoA型Heusler化合物Mn2CoAl、Mn2CoSi、Ti2CoAl和Ti2CoSi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Mn2CoAl是一种自旋无带隙半导体,其电子结构的一个自旋方向存在能带间隙,另一个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