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的几种语法现象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c88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斋俚曲集》(以下简称《俚曲集》)是中国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用当时淄川方言编写的说唱故事集.该文选取该书比较典型的十种语法现象,利用有关文献和当代活的方言资料,采取历史分析和比较描述的方法进行动态解释,借以描述三百多年前山东方言的语法面貌及其肖长高精尖化.该文所讨论的十种语法现象,除"VOV"结构和反复问句一些学者曾做过研究上,其他八种尚属首次涉及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该文可以算是第一篇较全面系统地讨论《俚曲集》语法问题的文章,这是在蒲学研究领域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近代山东方言研究中的某些空白.
其他文献
期刊
以巫为突出特征的巫文化是屈骚生成的土壤,然而,巫文化到人屈骚注入了会么才使其获得了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价值?该文认为,形成于巫文化并于 传承的性恋原型是一个 值得注意
白居易是中唐诗歌革新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浅近通俗,在当时以及后代都深受读者喜爱。宋人尤爱白居易,宋代的文人士大夫们羡慕白居易闲适的生活,也为他旷达适意的人格魅力所折
期刊
在中国古代诗史中,阮籍的《咏怀诗》历来被誉为“旷代绝作”,同时也是绝对的难解之作,或谓它“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或称其“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对这样一部产生于“乱世”、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