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从2009年下半学年开始在全区高中统一使用高中化学新教材,这标志着我区正式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高中化学新教材在结构、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时代性与科技性,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其内容涉及了较多的科技生活知识以及实践调查活动,这些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更适合在条件较好城市中学进行实施,也更适宜于城市中学学生的学习,而对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学生来说,其中很多内容无论是理论上的理解还是学习活动的开展,都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如何在偏远农村学校更好地实施科技生活知识的教学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一位农村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完成高中化学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现素质教育。本文从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出发,解析了高中化学新教材在内容设置、教学要求等方面与旧教材的显著区别,明确新教材的教学实施目的。特别结合所在偏远农村学校的现状,对化学新教材在农村学校教学实施中的困难进行分析,并归纳了偏远农村学校学生学习理解化学教科书中科技生活知识所面临的困难。以“活动课程理论”、“发展主义课程理论”、“建构主义课程理论”等作为理论依据,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进行研究,以化学肥料等具体的化学科技生活知识的教学为例,针对存在的困难和现有的教学条件,提出一些适合在偏远农村学校进行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的方案。探讨了偏远农村学校高中化学科技生活知识的教学实施方法,并在自己所教授的班级进行了具体实践,最后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分析发现这种教学实践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