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o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简称结核分枝杆菌或结核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人与动物结核病的交叉传播造成了结核病的广泛流行。该病的流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引起各国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控制和消灭此病,必须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经几十年的研究,结核病诊断技术从起初的结核分枝杆菌分离鉴定到血清学检测,再到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逐渐向着更敏感、更特异、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向发展。由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还有各地区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不同,给结核病的诊断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所以有必要针对病人的痰液、血清进行结核菌的分离培养,并结合PCR技术等进行鉴定,同时利用重组的结核分枝杆菌外膜蛋白(OMPA)研制出一种快速、高敏感性ELISA诊断方法,进行综合检测。因此,目前建立快速检测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尤为重要。本课题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对山东地区疑似结核病人的痰液进行结核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对血清进行结核抗体的检测。主要内容包括:1.对山东部分地区医院结核病人的痰液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和分离培养。根据各地区结核病的爆发情况和患病严重情况,每个月进行临床样本的收集。结合临床表现、CT、影像特点、纤维支气管镜、胸透等诊断方法对痰液进行初步筛选。共收集256份痰液,进行分离培养,培养10-45天,观察培养结果。通过培养和抗酸染色镜检,有68份呈阳性(镜检可疑的作为阳性菌),188份呈阴性,阳性率为26.56%。根据结核菌的生长情况,对获得的菌落进行扩大培养。2.利用PCR检测方法,成功地对分离培养的菌株进行了鉴定。参考已有的文献,对68株菌株提取DNA并用7对引物进行鉴定。结果显示:3株为非分枝杆菌;12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MOTT);40株为结核菌分枝杆菌(MTBC)或非洲分枝杆菌Ⅱ型;5株为牛型分枝杆菌;3株为卡介苗;2株为田鼠分枝杆菌;3株为非洲分枝杆菌Ⅰ型;未获得M.caprae分枝杆菌和M.canettii分枝杆菌。其中人感染牛分枝杆菌的比例相对较高,占所有分离菌株的7.4%。本研究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3.以重组蛋白(OMPA)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TB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OMPA-ELISA工作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抗原包被液为CB;最佳抗原包被条件为4℃;最佳封闭液浓度为1%BSA-PBST;最佳抗原包被量为12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最佳血清作用时间为40min;最佳二抗的稀释度为1:5000;最佳二抗作用时间为40min;底物最佳显色时间为15min;终止后显色时间为5min。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变异系数均小于10%;特异性试验表明与布氏杆菌病、乙肝、艾滋病等血清之间无交叉性;保存期试验结果为4℃可以保存一年。与临床诊断和结核菌素试验(PPD)相比,所建立的OMPA-ELISA诊断敏感性、诊断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8.15%、95.45%和96.30%。利用上述方法,对山东部分地区263份疑似结核病人的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其中阳性血清241份,阴性血清22份,阳性率为91.63%。
其他文献
提升少数民族农户幸福感不仅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而且对完善社会主义和谐关系意义重大。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州少数民族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当面访谈和问卷调查形式,测算出当地农
本文研究了复合添加剂(Ce O2和HALS)改性聚醚型聚氨酯薄膜在温度交变/低气压/紫外和温度交变/低气压/紫外/臭氧综合环境下的耐老化性能。首先制备出添加不同含量复合添加剂的
通过大田示范,明确“四冠+芸天力+芸乐收”新药剂组合对小麦控病增产增收效果以及施用该组合后麦田农药减量情况,同时探讨“四冠+芸天力+芸乐收”组合药剂在小麦上最佳使用技术,为大
邕宁区西乡塘区$$   完成船民补偿安置工作4000多个岗位解“水上人家”就业难题$$   11月6日,邕宁区在城区农林水利局召开了邕江整治段渔船渔民补偿安置协议签订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