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终端数据重传性能的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WIMAX、WIFI2等具有竞争力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3GPP和3GPP2组织提出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它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之间的过渡,被业界称为3.9G技术。LTE的系统目标是提供更高的带宽、更快的峰值速率、可靠性传输的增强、更低的时延以及更好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证,在业界引领了一场重大的技术演进。   在LTE系统中,由于无线传输环境、干扰信号等因素影响,使得无线移动终端设备(简称UE)接收、处理数据的过程往往不能一次成功完成。当接收端出现解码不成功时,需要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然后UE再次接收、处理,上述过程称作数据重传。数据重传是LTE系统数据可靠性传输中的一种保证性技术,因此研究数据重传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基于3GPP LTE协议栈的基础上,以数据重传为核心研究对象。   在本文研究中,我们首先描述了LTE的系统架构和数据传输流程,并介绍、分析、比较了不同差错控制技术,其中包括自动请求重传(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以及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ybrid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再结合LTE协议栈上各个协议层的数据重传技术,介绍了数据重传在不同协议层的功能和方案。   其次引入数据重传在TCP层出现的问题,在解决TCP层出现的传输问题中,本文深入研究了数据链路层的两层数据重传方案,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两层重传中的相关参数对系统中数据包的平均传输时延和吞吐量的影响,为数据链路层的参数配置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接着研究了与HARQ相关的物理层技术来进一步改善问题解决的方案。通过跨层设计将AMC与HARQ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了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随后引入了星座重排方案,并对16QAM调制各个比特可靠性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每次重传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星座映射规则,使得多次传输后的信息比特可靠性达到相同,从而提高译码的正确性。通过链路仿真验证了AMC和星座重排技术与HARQ有效结合,使得系统的吞吐量得到提高且误块率也得到有效地降低。   最后,对全文工作做了总结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其他文献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高铁速度已普遍达到250km/h,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了350km/h。高铁运行速度的加快给高铁移动通信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多普勒效应,若不采取有效的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网络得到飞速发展和普及。Ad hoc网络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一种类型,由于其能够在没有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提供可用的通信支撑环境,近年
量子通信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的新型通信方式,理论上,它具有经典通信无法比拟的保密性和高效性,是现在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量子通信领域内的研究主要包括量子隐形传态、密集编码
随着人们对进行自由通信的渴求,使得无线网络得到迅速发展,基于中继的网络系统令传统无线网络中一直存在的健壮性差跟可伸缩性低等问题得到迎刃而解,因此使得协作中继系统的研究
自然边坡的形成因素较多,属性也较复杂。由于边坡沉降产生的滑坡、坍塌、泥石流等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损失严重,因此对于边坡监测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在探讨当前边坡监测技
随着无线个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的发展,人们对高速率通信的要求与日俱增。超宽带(Ultra Wide Band)技术凭借短距离内高传输速率、低功耗、低成本的优点,
高光谱图像分类是遥感技术的一个经典难题,是公认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尽管人们在高光谱图像分类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尚无通用的分割理论提出,现已提出
TCP是目前Internet中最普遍的传输服务协议,作为端到端的传输协议TCP为互联网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运输层服务。相比有线网络链路上传输数据时极低的误码率,在噪声干扰下无线网链路
随着人类对无线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协作通信技术已成为近年来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无线中继信道和协作分集的研究更是受到极大关注,研究领域也逐步从理论研究过渡到
卫星通信在信息传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被用于军事目的,实况电视,天气广播,导航和定位。然而,传统的卫星通信网络在先进卫星技术及其应用的背景下导致资源利用不足,并且不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