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脱性乳胶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涤绵窦瘘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9870912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新旧两种可脱性球囊栓塞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两者的复发率、颈内动脉通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目前临床应用的可脱性球囊材质、结构设计及导致复发、闭颈、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对应用新型可脱性球囊栓塞外伤性CCF时如何降低复发率、提高颈内动脉通畅率、减少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经验总结。   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于2003年8月至2010年9月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的TCCF病例资料79例(其中旧型球囊组34例;新型球囊组45例),对采用这两种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TCCF术后颈内动脉通畅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两种可脱性球囊栓塞TCCF的颈内动脉通畅率比较:旧型球囊组颈内动脉通畅率91.2%,新型球囊组颈内动脉通畅率93.3%,两组颈内动脉通畅率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X2=0.005,P>0.05);   2两种可脱性球囊栓塞TCCF的复发率比较:旧型球囊组复发率17.6%,新型球囊组复发率2.2%,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96,P<0.05),新型球囊组复发率较旧型球囊组明显降低。   3两种可脱性球囊栓塞TCCF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旧型球囊组并发症发生率38.2%,新型球囊组并发症发生率11.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10,P<0.05),新型球囊组并发症发生率较旧型球囊组明显降低。   结论:   1通过可脱性球囊本身及其栓塞TCCF技术的改进可以降低其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2使用新型可脱性乳胶球囊血管内栓塞TCCF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标志,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高血糖有两种形式,慢
目的:Twist基因是存在于人、果蝇、鼠等生物体内的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helix loop helix ,bHLH)蛋白,作为一种转录因子,主要表达于胚胎胎盘、中胚层及成人的某些中胚层来
本文结合计算机编目工作的实践,对CNMARC格式中特殊字段进行了规范化,探讨了CNMARC格式在医学文献中的应用。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computer cataloging, this paper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