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音频参数编解码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_t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音频编码领域一种新兴的波形编码技术——谐波参数化编码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该技术结合了心理声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人类听觉的空间感知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提取经DFT变换得到的谐波参数,因此是一种参数编码技术,它代表了当前音频编码领域前沿的主流研究方向,由于它突破了传统波形编码的许多局限,在取得高质量的音响效果的同时,其码率非常低。由于它的这些优点,参数编码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理论上,本文旨在通过借鉴现有的一些波形参数化编码的STN模型,设计出一个结合参数编码和传统波形编码的混合编码器,针对信号的平稳特征,达到音质与编码效率的最好折中。由于现今的STN尚未标准化, 存在的算法各异,因此编解码器的软件实现作为本文具有研究比较的价值。本文采用的算法是先对信号进行分割,而根据信号的平稳特征来确定分析加窗的长度,以及是否采用谐波参数化编码来处理。对谐波的选择及量化的噪音控制也是摒弃了常规的“频域掩蔽门限”的概念,而是引用了客观音质评价标准ITU-R BS.1387中的人耳感知差异概率来的递归的算出每个谐波对人耳总体频域响应的贡献,作为谐波幅度,频率和相位的量化权重。同时为了进一步压缩谐波的参数,在连续的平稳帧与帧之间引进了相邻频带串连的机制,采取差分编码。 实践上,基于所提出的这种音频编解码方案设计出软件,并用音频工程师协会(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提供的单声道标准测试码流进行编解码比较。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了传统音频编码里对音频信号分析,心理模型的运用,快速DFT变换以及Huffman编码等一系统关键技术。作为一个音频编码器的雏形,该课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例如如何利用双声道甚至多声道间冗余来提高多声道的编码增义;帧与帧之间相连接的谐波的相位和频率运用更复杂的预测编码,而不是一阶的差分编码来提高编码增义。
其他文献
本文对CMOS蓝牙接收机前端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无线接收机的各种结构,分析了它们在集成系统应用中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蓝牙应用的低中频接收机结构。接着对蓝牙接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未来移动通信发展中极具吸引力的技术。它能有效对抗多径衰落和时延扩展,并且保持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由于它采用了快速傅立叶变换,大大降低了系统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发展,非线性负载的冲击性和不平衡性使电网供电质量日趋恶化,电力参数和电能质量参数成为人们掌握供电线路状态和评价供电质量的重要指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电力参数和电能质量参数的测量,在提高测量精度、实时性和智能化、系统化水平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 本文研究重点是建立FFT的电力参数和电能质量参数测量模型,并对电力参数实时测量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电力参数、电力系
由于当今世界多媒体内容的快速增长以及其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人们对在不同地点用不同设备获取和浏览多媒体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于那些冗长的视频特别是足球视频,如果存在一
在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测试过程中,往往需要相应的卫星模拟信号源,产生与实际卫星信号相似的模拟中频卫星信号。通常可以采用具有信号调制功能的标准信号源作为卫星模拟信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