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想条件下状态估计算法及其在仅测角相对导航中的应用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nit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任务越来越复杂,相对导航是实现各项航天任务的基础,因此,为了保障各航天任务的顺利执行,对相对导航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导航的原理为通过构建系统状态的演化模型,利用一系列传感器观测,实现对系统真实状态的估计。理想系统的状态估计可通过Kalman滤波实现。然而,受限于对实际系统的理解、通信过程中外界条件的干扰及系统内部各物理条件的限制,导致系统往往会受到模型非线性、相关噪声、随机延迟测量及数据丢包等非理想条件的影响,从而不满足标准Kalman滤波算法要求的线性高斯的假设条件,导致估计精度下降。针对上述不同的非理想条件,学者们分别进行了状态估计算法设计,然而所设计算法往往不具有通用性。本文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非理想条件下的高斯滤波器设计问题。同时,考虑到多传感器测量有助于提高系统的估计精度及鲁棒性,设计了非理想条件下针对多传感器系统的集中式及分布式数据融合算法,并将所设计的算法应用到空间目标仅测角相对导航系统中。基于上述讨论,本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研究了含相关噪声的非线性系统的高斯滤波器设计问题。考虑到随机延迟、数据丢包及未知干扰均可建模为乘性和加性噪声,进一步将加性噪声分为复杂相关和有限步相关两种情形,给出了高斯框架下的滤波器设计。首先,针对含同步相关的乘性噪声及复杂相关加性噪声的非线性系统,通过将过程噪声增广为系统状态,基于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准则,给出高斯滤波器设计,并基于三阶球径容积法则,给出数值实现。然后,将上述复杂相关加性噪声推广到有限步相关加性噪声,基于投影定理,给出最优滤波器设计,并基于三阶球径容积法则,给出对应的数值实现。最后,通过分析指出针对非线性系统设计非线性高斯滤波算法的必要性。(2)考虑到(1)中将随机延迟测量和数据丢包建模为噪声形式,无法体现各非理想条件对系统影响的差异,研究了非理想条件下的高斯滤波器设计。考虑通信带宽的限制,每个数据包仅被传输一次。首先,研究了数据处理中心每一时刻最多接收一个数据包的情况,利用两个独立的伯努利分布分别描述一步随机延迟测量和数据丢包,并将过程噪声和量测噪声增广为系统的状态,设计了高斯滤波器,并基于三阶球径容积法则给出了对应的数值实现形式。随后,放宽约束限制,考虑到同一时刻最多接收两个数据包的情形,重新构建量测模型,并将毗连的状态增广为系统的状态增量,进行联合估计,并基于三阶球径容积法则给出对应的数值实现。最后,所设计的算法均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有效性。(3)在成果(1)和(2)的基础上,研究了非理想条件下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问题。考虑到多传感器系统有利于提高估计精度及鲁棒性,对含相关噪声、随机延迟及数据丢包的非线性系统设计了集中式及分布式融合估计器。首先,考虑到集中式融合能够获得高精度估计,设计了集中式融合滤波器、预测器和平滑器,并考虑到算法基于CKF的算法实现过程中矩阵分解可能产生奇异问题,基于SCKF算法,给出了数值实现。然后,考虑到分布式融合能够提高系统鲁棒性及易于进行故障隔离的特点,设计了分布式融合算法,并基于三阶球径容积法则给出了对应的数值实现。最后,所提出的算法均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4)研究了非理想条件下的空间目标仅测角相对导航问题。首先,考虑到若空间目标为非合作目标,其质心、转动惯量及角速度等信息未知,将导航系建立在追踪星上,并推导了相应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模型。其次,讨论了仅测角量测在相对导航过程中的可观性问题,并阐明若不施加相机偏置,会出现距离模糊问题,通过设定相机偏置安装,可以提高系统可观性。然后,通过构建相对导航估计模型,并考虑到多传感器量测能提高系统鲁棒性及估计精度,基于第五章设计的分布式融合滤波器,设计了相对导航估计算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应用于空间目标仅测角相对导航系统能够得到有效估计。
其他文献
在航空航天应用中,蜂窝板可以在蜂壁上穿孔,以平衡蜂窝板内部压力和外部气体压力,并提供热流通道。本文仅对L向蜂壁开孔,以减少开孔数量并便于加工,研究蜂窝芯开孔对蜂窝板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温钎焊的方法制备了通孔TC4钛合金蜂窝板。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钎焊接头的钎焊质量和元素分布。相比于面板与钎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蜂窝芯与钎料之间的扩散和反应更强。通过平压和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通孔蜂窝板和闭孔蜂窝
对铁路路基结构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清楚地了解其力学特性,从而在满足舒适性和安全性标准的同时,使路基设计更为经济。如今,为了方便人民的出行,中国已经建成了连接所有重要地区的高速铁路网,包括在一些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区。为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以及乘客的舒适度,工程师们提出了适用于这些特殊地质条件场地的铁路结构设计方法。对于软土场地,桩承式加筋路基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结构形式,但对这种路基结构形式的动力性能和作
随着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建造速度快、工程造价低、质量稳定、能耗低、污染少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Reinforced Concrete Masonry Shear Wall,简称CM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及节能环保、工程成本低等综合优势,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中高层建筑。
随着2010年日本IKAROS号太阳帆的成功发射,世界各国掀起了太阳帆技术研究的热潮。太阳帆由于采用太阳光压力作为推进力而无需消耗任何燃料,因此拥有传统航天器无法企及的优势,可实现传统航天器无法实现的航天任务。其中,太阳帆人工拉格朗日点halo轨道由于其相对主天体的独特几何关系,可应用于多种航天任务,如太阳风监测、天文观测、信号中继等。由于halo轨道固有的不稳定性导致了航天器必须通过轨道保持控制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随即台湾光复,重归祖国怀抱,民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延续至台,使我国台湾地区正式走上现代建筑之路。在国际上冷战东西方阵营对立、国内海峡两岸对峙的特殊时空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属于欧美阵营,客观上与西方战后现代建筑运动直接相通,使之成为战后风起云涌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地,台湾建筑界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承担了西方现代建筑中国化的重要任务,在
管道完整性管理是管道管理的重要研究领域,可以为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是提升管理效能、解决供水管网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管道完整性管理具有广阔的适用范围,已在油气管道管理中大量应用,也将在供水管道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利用交叉学科理论方法,从供水管道视角出发,以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工程经验为基础,研究供水管道完整性评价方法,构建供水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供水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构建是一个庞
蒸发冷却技术是一种利用水对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模式,因此具有可再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特点。目前蒸发冷却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提高蒸发冷却系统冷却效率,降低送风温度的同时增强显热处理能力等几个方面。但是不同蒸发冷却形式存在共同的弱点,即其送风参数和制冷能力在运行过程中会随室外环境空气参数不断波动而变化。由机械制冷辅助的蒸发冷却系统形成的复合空调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系统的优点,避免其不足之处,应用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日趋严重,采用光学方法检测海洋油污及金属元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激光光谱检测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无需接触样品等优点,因此成为检测海洋油污及金属元素最有前景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激光光谱检测是一种主动光学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激光诱导荧光(LIF)光谱技术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通过分析激光诱导光谱可以检测海水中溢油、可溶性有机物(DOM)、叶绿素a等有机
电磁超表面因其具有新颖的、自然界里不易观察到的电磁特性,成为光学和人工材料学科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超表面的光学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基本单元的光学共振,通过调节基本单元的几何特征及组分变化,可以表现出负折射率,完美吸收和增强的光学非线性等特性。在这些特性的驱动下,人们提出了很多新的应用,包括反常折射和透射,光束整形,传播波与表面波的转换以及全息应用等。因此,对基本单元光学特性的研究(如近场增强性质,相位
姿态确定系统提供航天器当前的姿态信息,是姿态控制的前提。星敏感器和陀螺作为航天器主要的姿态敏感器,在轨发生故障的概率均较高,发生故障后若不能及时诊断并隔离,则错误的姿态信息将被引入到系统闭环控制中,可能使得载荷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导致航天器损毁。在工程应用中,受制于星载计算机的性能,算法的运算复杂性和运算时间均受到严格限制,因此研究诊断准确性高且易于星上实现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