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钴硫化物-氢氧化物/膨胀石墨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的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hk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电容器因其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率快,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现如今商业化的超级电容器存在着能量密度低,价格高昂等问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其中,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与成本的主要因素。因此,研发出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的电极材料是当务之急。目前,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多为比表面积较高的碳材料,具有较高的倍率性能与循环寿命,但其能量密度较低。而赝电容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多为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具有较高的初始比电容与能量密度,但倍率性能较差与循环寿命较短。针对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以上问题,本论文以价格低廉的膨胀石墨作为碳材料基底,采用绿色环保的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出具有较高电容性能的Ni-S/EG复合物电极材料。但Ni-S颗粒尺寸较大且电导率较低,在充放电过程中易团聚,导致电极材料的初始比电容与循环寿命较差。为改善这一问题,通过引入Co元素,有效减小Ni-S颗粒的尺寸,提高整体复合物的导电率。最后通过一步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出具有异质结构的Ni-Co-SDHs/EG电极材料,该复合物电极材料具有较为优异的初始比电容,倍率性能以及循环寿命。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首先对Ni-S/EG复合物进行考察,其最优的实验条件为:沉积电位为-0.8 V,沉积时间为1500 s,前驱体液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H2O的体积比为10:1,NiCl2浓度为0.1 mol·L-1。制备出的样品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初始比电容达到1280.4 F·g-1。当电流密度提高到20 A·g-1时,电容保持率仅有59.4%。在10 A·g-1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1000圈,电容保持率为69.6%。(2)随后对Co-S/EG复合物进行考察,其最优的实验条件为:沉积电位为-0.8 V,沉积时间为1500 s,CoCl2浓度为0.1 mol·L-1。该复合物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初始比电容为186.9 F·g-1。当电流密度增加到20 A·g-1时,电容保持率为74.5%。在10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容量保持率为95.5%。(3)在NiCl2·6H2O前驱体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oCl2·6H2O,采用电化学共沉积方法制备Ni-Co-S/EG复合物。当共沉积电位为-0.8 V,共沉积时间为1500 s,前驱体液中Ni2+与Co2的摩尔比为1:1时,制备出性能最为优异的复合物。从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中观察到Ni-Co-S生长在膨胀石墨的薄片表面,与碳纳米管互相连接构成导电网络结构,有效提高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该样品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初始比电容为1516.5 F·g-1,当电流密度增大到20 A.g-1时,电容保持率为74.2%,并且在10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1000圈,容量保持率为84.4%。显而易见,Co2+元素的引入,有效提高了 Ni-S/EG的电化学性能与循环寿命(4)通过调整前驱体液中的离子种类,引入NO3-,采用一步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出具有异质结构的镍钴硫化物-氢氧化物复合物(Nickel-cobalt-sulfide double hydroxides,Ni-Co DHs)。通过电化学测试证明Ni-Co-S DHs/EG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2 A.g-1的电流密度下,初始比电容为1461.8 F·g-1。当电流密度增大到50 A.g-1时,电容保持率为79.5%。在10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电容保持率仍有93.7%。这是因为Ni-Co-S DHs/EG复合物的异质界面,具有特殊的电子或原子结构,可以显著改善局部的离子、电子传导性能,降低电极材料的电荷转移电阻,有效提高整体复合物的倍率性能与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文选用价格低廉的膨胀石墨作为碳材料基底,通过绿色环保的恒电位沉积法制备出的Ni-S/EG复合物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钴的加入提高了镍基硫化物的电容性能和倍率性能。采用一步沉积法将硫化物与氢氧化物共沉积制备出具有异质结构的Ni-Co-S DHs/EG,具有更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超级电容器商业化应用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含硫气田的不断开采,油气长输管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受到了我国管道管理部门极大重视,如何保证高含硫气田集输管道的输送安全成为气田开发的重中之重。管道检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我国石油与天然气输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管道检测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管道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可以通过相关整改有效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的管道检测技术,建立了高含硫气田集输管道腐蚀检测评价完整流程和技术方案,主
学位
四川盆地长宁页岩气开采普遍使用水力加砂压裂工艺,单井加液量达7×104~9×104m3,加砂量达5 × 103~7 × 103t。水力加砂压裂完毕后,页岩气采输过程中,注入井底的石英砂随气液介质返排至地面集输系统并高速冲刷弯头与阀门,最高流速超过15m/s,极易造成集输系统短时间穿孔失效,给页岩气高效开采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生产工况和管道类型的不同,造成含砂量、冲蚀速度及冲击角度等条件变化很
学位
聚驱、聚表二元驱的油田采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导致采出水经过除油后仍具有较高COD,若不进行深度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油田常见的处理方法是通过化学法或生物法氧化降解污水中的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效果虽好但存在处理周期长等问题。物理吸附法能快速的富集处理污染物并且后续处理十分简便。类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eolitic Imidazole Frameworks简称Z
学位
番禺油田的前期开发主要针对下部的中、轻质油藏,上部的稠油储层基本处于未动用状态。为更好的开发上部稠油储层,发挥储层最大产能,本文将针对番禺油田稠油储层的出砂预测、防砂方式选择和防砂参数优化等防砂完井方案开展研究。首先,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分析了疏松砂岩储层的出砂原因、出砂机理及出砂危害,概括了目前常用的储层出砂预测方法,并结合声波时差法、B指数法、S指数法三种出砂预测方法对番禺油田出砂情况进行了分析
学位
川西地区属典型的高温高压高产区块,是西南油气田勘探的重点区块。川西地区下部海相地层不仅裂缝发育,还发育高压水层,地层安全密度窗口窄,易造成钻井和固井过程中的漏失,严重影响钻井安全和固井质量。为提高川西地区深部海相地层的固井质量,为油气资源的安全经济高效开发提供保障,开展窄安全密度窗口条件下的固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川西地区深部海相地层具有裂缝发育、安全密度窗口窄的特征,拟提出采用控
学位
由于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石油开发向非常规低渗透油气藏方向发展,封隔器分层压裂技术作为实现低渗透油气藏高效开发的主要手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国内针对致密油、气藏的压裂改造一般采用下入裸眼封隔器、压差滑套和投球滑套进行压裂。由于该工艺采用悬挂器进行丢手悬挂,后期起出困难,给低效油气井的后续作业及二次改造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渗透率极低的区块,压裂后进行二次改造时需要钻磨球座,但钻磨后内通径仍
学位
项目针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全产业链的系统性难题,以全面提升城镇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为目标,提出了建筑垃圾源头减量规划设计方法,创新研发了适用于多场景需求的高分选率处置工艺和装备技术,构建了道路和市政再生建材产品应用技术及标准化体系,形成覆盖源头产生、中端处置和末端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的成套技术成果,引领了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水平,为我国建筑垃圾治理和示范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期刊
在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CO2驱油的方式来提高采收率和动用率,但其造成的腐蚀与结垢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本文制备了两种碳量子点和一种膦甲基化结构的Mannich碱,对这三种物质在饱和CO2 3%NaCl溶液中进行了缓蚀性能评价及机理分析,同时,对两种碳量子点进行了阻CaSO4垢性能测试及机理分析。以柠檬酸、二乙烯三胺、六亚甲基四胺为原料,合成了 N掺杂的碳量子点(N-CQDs);以乙二胺四
学位
鉴于全球发展和使用环境友好型能源储存材料和柔性装置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发基于天然聚合物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以制备超级电容器(SCs)成为发展趋势。水系电解质因其易操作、低成本、安全、高离子电导率和高功率密度等优点,在SCs中备受青睐。因此,本论文使用储量丰富、成本低廉、可生物降解的天然木质纤维素(LC)膜作基质制备水凝胶电解质以提高SCs的电化学性能,并用商用隔膜和液体电解质作为对比样进行研
学位
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在海洋深水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天然气水合物层。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笼形结构的亚稳态的化合物,其稳定存在温度低,当环境温度稍有升高,就容易分解从而导致水合物层的失稳坍塌。在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层的固井过程中,井壁与套管之间的水泥浆水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就可能导致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带来固井施工的风险,甚至致使固井施工失败。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降低水泥浆水化温升和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