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前庭系统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协调头部和身体的运动。当前庭系统发生功能障碍时可出现由于步态和姿势不稳定所导致的不平衡。临床最常用的前庭功能检查方法均是基于前庭功能的静态检测,无法显示前庭功能障碍患者步态的动态信息,而动态信息更能反映前庭功能的实际状态。步态可以反映整体平衡功能的动态表现,步态的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前庭所获得的信息。因此步态测量指标对评估临床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平衡功能及诊治意义重大。动态步态指数(dynamic gait index,DGI)是一个经过验证的可用于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步态测量指标。修正版动态步态指数(modified dynamic gait index,M-DGI)是基于原始DGI所衍生的。不同于动态步态指数DGI的是,M-DGI不仅有详细的测试说明和明确的评分细则,而且每项任务的评分选项相互独立,更有利于评估者给予准确的评分。M-DGI主要用于评估患者步行活动期间的姿势稳定性,可方便、有效地衡量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步态表现。本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验证M-DGI在前庭疾病患者步态评估中的可靠性、一致性和有效性,使其成为前庭疾病患者动态评估的有效指标。研究设计干预性对照研究。参与者分别招募45名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和30名健康受试者。研究方法测试前,75名受试者统一接受神经系统检查和三种前庭功能检查:冷热试验(caloric test,CT)、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和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根据以上辅助检查结果及前庭疾病的诊断标准,将45名前庭功能障碍患者诊断为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和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VN)4种疾病。然后评估者按照M-DGI的实施说明设置并标识评估者及各障碍物的位置。并按照M-DGI规定的任务要求进行各种不同场景下的步态检测,包括水平面上正常步态速度行走、改变步态速度行走、执行头部转动行走、跨过或绕过障碍物行走、在行走期间快速转身并停止以及上下楼梯8项步态任务。测试总体流程为:4名评估者同时对75名受试者进行两次M-DGI步态测试,完成第一次M-DGI步态测试后,对45名前庭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的评估;完成第二次M-DGI步态测试后,对45名前庭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起立行走坐下(timed up and go test,TUG)测试。另外,我们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评估M-DGI总得分的可靠性;使用Kappa统计量和百分比(%)一致性评估M-DGI每项任务得分的可靠性;使用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a系数)评估M-DGI每项任务得分与总得分的一致性;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评估M-DGI与已发布的DHI和TUG的相关性,进而评估M-DGI的有效性。结果M-DGI总得分的评估者内和评估者间的可靠性ICC值分别为0.99和0.97;M-DGI每项任务得分的评估者内可靠性的Kappa值范围从良好(K=0.64)到极好(K=0.86),百分比(%)一致性范围从中等(77.22%)到极好(87.77%);M-DGI每项任务得分的评估者间可靠性的Kappa值范围从中等(K=0.40)到极好(K=1.00),百分比(%)一致性范围从较差(31.1%)到极好(100%)。在两次测试中,M-DGI每项任务得分与总得分的一致性为0.9975;M-DGI评分与DHI和TUG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65。结论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得出:M-DGI量表每项任务得分及总得分具有良好到极好的可靠性;M-DGI量表中每项任务得分与总得分均具有极好的一致性;M-DGI量表和DHI、TUG测试之间均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即M-DGI对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步态评估具有极好的有效性。综上所述,M-DGI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一致性和有效性,可用作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步态测量指标,反映患者的动态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