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封分层压裂优化设计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feng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层压裂是长井段多油层改造的有力措施。目前,国内外传统的分层压裂改造主要有卡封、填砂及投球分压等方式。卡封、填砂分层压裂存在一次施工井段有限、增加作业工序及入井液污染地层的缺陷,投球分压通常采用投一压一、投一压二及投二压三等方式,但存在以下缺点:一是难以保证压开所有的目的层,未被压开的部分油层反受压裂液污染,或者压开的层出现二次进液,影响压裂效果。二是判断先压开的层不一定完全准确,投球量难以确定。   双封分层压裂是利用多级封隔器及配套工具将油层分成一或两套压裂层段,对地层改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可减少作业工序,提高工作效率及压裂效果。因此,对双封分层压裂工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详细阐述了双封分层压裂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技术思路和创新点。还从模型选择、优化设计参数、缝高控制技术、确定优化裂缝支撑半长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双封分层压裂优化设计技术。初期双封分层压裂优化设计选用模型不确定,压裂的符合程度较低,为了使压裂设计更趋合理,我们选择PKN模型作为压裂设计的计算手段,得到较为合理的工程计算。   在缝高控制技术上,除了采用常规裂缝高度控制技术,通过选择和利用油气层上下的致密泥质隔层、施工排量、压裂液粘度与密度来控制缝高外,还应用了人工隔层控制裂缝高度技术。   在确定优化裂缝支撑半长上,首先根据双封分层压裂的特点来设计排量;其次,贯彻较高砂比(最高50~60%,平均30%以上)的技术路线,使用水力裂缝模型,分别计算出每一种施工规模下的裂缝几何尺寸和裂缝导流能力,将计算结果置于该井所在的井网中,借助油藏模型计算出每一裂缝支撑半长与导流能力下的压后累计产量,得出裂缝支撑半长与累积产油量的关系,随裂缝支撑半长的增大,压后的累计产量开始增加很快,待支撑半长延至一定距离之后,产量增长缓慢,这一快与慢的拐点即为应选的最佳支撑半长,与该半长所对应的加砂量即为各施工规模中的最佳值。   最后,本文通过现场应用实例和效果说明了双封分层压裂技术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现场分层作业非常频繁,而中原油田的井深、温度高,井下状况恶劣,因此对井下工具密封件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密封性能好,而且密封周期长,并且具有耐油、耐
学位
首次系统地整理了水平段井筒内流动压降的主要计算公式,通过编程计算对这些公式进行了评价;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水平段井筒内流动压降,发现一般情况下水平段井筒内流动压降对水平
应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文学科知识以改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能力,实现与新课程标准的接轨.提高记忆能力和建构生成知识网络,启发学生的联想力
期刊
在含有裂缝、微裂缝的低渗透储层开发过程中,由于裂缝的存在,使得该类储层的压敏效应更加明显,因地层压力降低所诱发的渗透率的压力敏感性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因此研究该类储层的渗
中原油田的文南油气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南部,地质构造复杂,具有断层多、断块小、油层埋藏深等特点。自1983年投入开采到2003年底,累计采油1299.3274×104吨,综
学位
异子蓬(Borszczowia aralocaspica)为中亚荒漠特有种,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其果实具有二型性。对同一生长地2006、2007、2008年异子蓬种子的大小、萌发特性及结实格局进行比较
由于水平井筒沿程流体的不断流入(由地层向井筒的渗流),水平井筒内的流动成为一种沿流动方向质量流量逐渐增加的变质量流动。因油藏条件及水平井段流动特点的不同,井筒内还会出
油、气、水外窜问题一直困扰着石油工程界,成为固井工程主要技术难题之一。实践证明,使用韧性水泥能有效改善水泥浆防窜性能,提高油气井固井质量。 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和实验
微型卫星体积小、质量轻、转动惯量小,其运行轨道的调整和飞行姿态的控制所需推力很小,而且精度要求高,因此对微型推进系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诸如集成度高、功耗低、推力和冲量小
学生要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要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