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菌对好氧污泥颗粒化及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nshe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源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浓度和良好的沉降性能、微生物活性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污染物的快速降解,成为研究人员青睐的对象。目前来说,实现颗粒污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是将好氧颗粒技术应用于实际废水处理中的首要条件。本文以普通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向其中投加EM菌最终培养出性能良好的葡萄糖好氧颗粒污泥。相比AS系统(未加EM菌),投加EM菌后的ES系统中颗粒化进程明显加快,颗粒化时间缩短5天,第6d时便出现好氧颗粒的雏形。经过15天的运行,ES系统好氧颗粒污泥长大为规则的球状,粒径范围0.6~1.0mm,单个颗粒污泥沉降速率25.6~40.5m/h。ES系统具有更好的沉降性和更高的微生物浓度,污泥容积指数SVI(30min)和污泥浓度(MLSS)分别为32ml/g和8.153g/L。此外,在有机质及氨氮的去除效果上ES系统也有进一步的改善,30d时达到98.37%和74.39%,高于此时AS系统的97.62%,67.83%。通过镜检观察发现, ES系统内微生物相更为丰富,颗粒结构更为密实,好氧颗粒污泥能够快速形成并具有相对较好的污泥降解性能,有机质和氨氮去除效率得到提高。根据Monod方程模拟了ES系统内好氧颗粒污泥基质降解速率与反应器内基质浓度间的关系,计算出得到颗粒污泥对碳源的最大利用速率(k)和半速率常数(KS)分别为k=23.65d-1,KS=3367.05mg/L。根据Eckenfelder等人提出的合成系数法,对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增长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出Us(基质最大利用速率)、Y(理论产率)及Kd(衰减常数)等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5600~0.5644mg COD/(mgMLSS·d) , 0.1927~0.2022 mgVSS/mgCOD和0.00845~0.0135d-1。从动力学角度证明了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系统具有启动时间短,底物降解速度快,剩余污泥产量小和出水水质好等优点。通过对好氧颗粒污泥不同曝气量和pH条件下的降解性能试验发现,曝气量和pH的变化对好氧颗粒污泥影响有限,有机质和氨氮的去除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LGMS)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l例发生于左舌缘的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进行临床资料复习、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近几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第二产业的蓬勃进步,市场对各种类型的剪切加工钢板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电力行业的变压器的轭柱片剪切和目前快速发展的
目前各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均只给出单向受弯构件的刚度计算公式,未涉及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挠度计算问题;同时小挠度弹性薄板理论仅适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在未开裂时挠度
城市要发展,规划要先行,如何编制切实可行的电力规划使之既能满足城市规划部门对城市形象及土地资源的要求,又能满足供电部门对系统经济性的要求,是当前中国城市电力规划的重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历史经验的沉积,是推动基层单位工作进步的源动力,有着参考作
众所周知,晚期胰腺癌是难以治愈的。尽管常规采用放化疗,但生存率没有显著提高。胰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5%,中位生存时间8~10个月[1]。由于胰腺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而其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