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采光热工性能分析对办公建筑表皮节能性能的量化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人们必将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国对于建筑节能方面的发展还有待提高,我们需要在建筑设计的层面上对于绿色节能进行一定的研究。纵观国外的案例和前人在绿色技术上的探讨,有多数的研究报告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使用的节能设备进行展示和堆砌,忽略了对形成物理环境的效果的深入研究。本文以案例的方法将现今办公建筑中的设计表皮进行总结分类,在不使用任何绿色节能技术的基础上对大量的办公建筑进行类型学归纳,概括为可研究元素,以采光性能和热工性能为切入点,使用Ecotect建筑生态分析软件对研究元素进行模拟物理环境的分析计算,并将结果量化展示出来,以数字说明和解决问题,通过对比研究作为设计参考,将这种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项目当中,指导性地改进冬冷夏热地区办公建筑的绿色节能方案,同时在分析对比中找到可指导绿色节能设计的规律和方法。
其他文献
城市门户是进出城市的必经要地,不仅是交通枢纽中心,而且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还是城市活动集聚的重要场所。近几年,我国加速对国家级大型基础设施的系统化布局与建设,深水港、航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编制完成与实施,北京市整体快速发展。北京市制定了中心城-新城-镇的城镇体系结构,其中在镇的层级中,明确通过重点镇来带动
经历了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动荡,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当代社会迅速步入到媒体和信息主导的阶段。在电子技术的助力之下,图像及其生产的崛起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近几年来,全球重大破坏性地震频发,造成了成千上万的房屋和建筑物损毁,大量灾民无家可归。而在不可预知的灾害面前,抗震救灾是重建社会秩序,稳定民心,重塑生活信心的重要因素
全球化趋势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产业革命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兴起,国际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与地区价值提升的迫切要求,是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设计的三大背景因素。城市
北京的现代城市住宅是新中国建立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北京的城市住宅建设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住宅设计从开始的蹒跚学步到今日的
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对加快城镇化进程
在城市建设浪潮中,历史地段更新中的各种矛盾日益显现,其中新旧并存是主要矛盾,也是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以哲学的视角为切入点,研究如何通过新与旧的交汇碰撞、
小城镇土地利用问题是小城镇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城乡规划中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但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提出,北京的经济迅速发展,大大加
客家是汉民族的分支民系,具备显著的迁徙特征。深圳客家文化是传统客家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产物,产生于客家第四次大迁徙之中,并与作为文化载体的深圳客家建筑一同体现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