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期企业竞争力研究——基于环境—组织—战略的分析框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为特征的世纪。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已经不仅仅限于国家内部企业之间,国家之间,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国际之间的竞争重心由国家层面转向企业层面,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角。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表现的载体。从这一点上讲,一个国家企业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国际竞争力。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相伴而行,经济持续增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增强,但是总体上,大部分企业竞争力的现状都比较低下,这极大地制约着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随着当前经济日益全球化发展,我国的企业将面临更大范围内的更剧烈的竞争,急需提高竞争力。因而对我国企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环境-组织-战略的分析框架,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对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三大类因素:资源、环境和能力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企业竞争力高低的内外因素及各要素间的关系。进而来研究我国转型期企业的现实竞争力问题,并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借鉴性的意见和分析视角。 论文内容分为四部分: 一、导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和不足。 二、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先是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进行综述,然后做出简短评价,最后提出本文的观点和分析框架。 三、从理论到实践对经济转型期企业竞争力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模型和经济学理论解释企业竞争力的形成,从企业内外两个层次分析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西方国家的竞争力实践及其启示。 四、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竞争力对策,从总体上对中国企业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竞争力的原因,提出借鉴性的参考建议和对策。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技术转让与技术交易日益成为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企业对技术的依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这样,就使得更多的新技术研发企业面临着以何种方式
本文对中德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我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球化过程中,股权资本主义和金融
在一定的背景下,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了,从而导致了目前“中部塌陷”的局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我国实现东中西部良性互动、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选择。中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令人瞩目的现象--国际生产扩张增长的大部分是由跨国并购而非绿地投资推动的。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