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东北岩浆活动强烈,并且产出的期次也较多,以燕山期最为强烈。望湘岩体主要岩石类型有三类: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15-25%,黑云母0.2-3%);含石榴子石花岗岩(石榴子石2-5%,白云母15-20%,黑云母0.2-3%);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30-35%,白云母0.2-3%,不含石榴子石)。本文通过对望湘燕山期花岗岩进行了主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位于该区的燕山期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和Al2O3,MgO含量较低,铝饱和指数为(1.12-1.43),属强过铝质花岗岩。 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方面Y和Yb含量普遍较低,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石榴子石花岗岩微量元素上Ba、Sr、Eu、Ti元素的亏损,在稀土元素上,二云母花岗岩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配分模式,重稀土较为平坦,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不等,样品显示Eu负异常。而含石榴子石花岗岩的稀土总量不高,样品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呈碟式。其中所有样品都呈现出Eu负异常,表现出稀土元素的四分组效应,黑云母花岗岩具有类似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且在Sr/Y-Y埃达克岩判别图上,黑云母花岗岩全部都落在了埃达克岩区域,在配分图上显示出轻稀土元素的显著富集,反应了稀土元素发生了明显分馏,无明显Eu异常。 经本文对望湘岩体的成岩源区、形成大地构造背景及岩浆演化过程的综合分析,推测其主要来源于古老基地的杂砂岩、变泥质岩及角闪岩地壳物质的重熔。燕山期的加厚地壳本身厚度的不均一、或者地壳性质不同、或拉伸强度的不同等造成花岗岩源区深度,经由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的影响,加厚地壳发生熔融形成黑云母花岗岩,厚度在40Km左右的地壳熔融形成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石榴子石花岗岩。对于这种地壳厚度的不均一本文认为可能是在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早期拉伸强度的不同等所造成的,所以推测燕山期湘东北地层处于拉张的应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