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视觉图像与民族精神——内蒙古地区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lis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地区是草原文化的集中地,草原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发祥地之一,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方式使他们在性格特征、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草原文化有着多种文化特征,不单单是蒙古族文化,早在鲜卑、契丹、女真文化已经在北方地区融合,后经元、明、清几个朝代,更是与汉族文化相融合,所以草原文化是多元化的文化体系。而研究草原文化对于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有重要意义:一是内蒙古绘画艺术的重要主题;二是人们心灵主要依靠载体。其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内蒙古地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即在此核心理念基础上形成了。为搜集有关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相关信息,我向学校图书馆、师生借阅、书店购买等途径来完成,对信息内容归纳、摘录、分类整理。从草原文化、视觉图像、民族精神三方面对不同时期内蒙古地区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在审美取向与民族风俗影响下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草原文化进行重新的认识和研究,明确其对内蒙古油画在题材和审美上具有的启示,以及以什么样的视觉图像来表现民族精神。  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什么是草原文化及其与内蒙古地区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关系;第二章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深入回顾、梳理与研究,以视觉图像形式体现草原文化,表达民族精神;第三章概括了内蒙古地区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精神的体现;第四章是全球化语境下对草原文化在内蒙古地区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思考与期望;最后为结论。经过对内蒙古地区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梳理、分析,不仅有助于加深了对草原文化丰富内涵认知和民族精神在油画创作中的体现,而且在传承和弘扬我国草原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未来内蒙古地区草原题材油画的创作和发展、体现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装饰绘画是一个贴近生活、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她区别于传统的中国画、油画、版画等画种。但又与这些姊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相互影响、学习、吸取中共同发展。本
学位
倍受瞩目的“工在当代——2013第九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于日前在中国美术馆落下帷幕,在短短8天的展览中,来自全国146位优秀工笔画艺术家的400余件精品,参观人次高达几万人次,创下了历届全国工笔画展的记录。  正如大展策划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所说的那样,工笔画发展正在进入关键转型时期,需要有学术展览给予研究和引导。本次展览采用了策展人提名的组织模式,力求从学术角度选拔精品,从作品表面上来
本文立足以所学的学科为基点,以人文艺术学科——景观设计与宗教文化的历史因缘及其演变与发展为视点,且以马来西亚的宗教文化为切入口,对马来西亚传统艺术与马来西亚宗教文化的
树脂金鱼绘画是日本金鱼画艺术家深堀隆介的创新艺术形式,是在容器中倒入快干型双组份环氧树脂,然后在凝固面上用丙烯酸涂料绘制出一层平面的“图画”,通过这种工艺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