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践行三学会”,即“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是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新要求。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的个人成长、对提高高中地理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以及对提高高中地理学科教育的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讨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界定,沿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践行三学会”,即“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是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新要求。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的个人成长、对提高高中地理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以及对提高高中地理学科教育的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讨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界定,沿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三级认证中的“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维度,结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具体内容,参照其他文献对以上四个维度进行解读,编制了调查问卷。以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2015届、2016届、2017届、2018届、2019届在高中学段任地理教师的毕业生,以及他们所在单位的教龄不满5年的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个方面,对比了不同性别、教龄、任教学校所在地区、任教学校类别、任教年级的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差异,此外还调查了他们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计划、专业发展动因、专业发展活动的参与频率和评价以及专业发展满意度等并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调查发现,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具备师师德规范,专业职业认同不高;教学整体水平尚可,个别能力有待提高;学科育人表现较好,育人效果稍显不足;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研究能力急需培训;外界支持不够均衡,学校软文化影响大。根据建构主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从高校培养、在职培训和自我提高三个方面,提出促进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体现地理课程价值,增强发展内驱力;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实现教学鲜活力;注重五课功的训练,提升教学执行力;渗透地理学科育人,发挥课程感染力;加强教育研究培训,激发教师反思力;关注个体的差异性,体现发展针对性。
其他文献
真实事件改编影片,是以有价值和影响力的真实事件为创作题材,将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通过改编手法的技巧与手段,戏剧化的构建情节故事与人物形象,从而使影片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呈现在荧幕之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与票房。优秀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反言之,低俗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此类影片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就在于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学劳动教育始于清朝末年。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激荡,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的交融,应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的需求,清政府将“手工科”劳动教育正式纳入小学课程体系。小学劳动教育教科书作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载体,从复制性译介走向自我编著,从简单性照搬到走向自我创生,从匆匆草创走向自我发展,在经历仿编、自我探索、劳动体力化直至最后恢复调整的过程后,逐渐形成了一条漫长而曲折又独具特色的发展路
晚清之际,社会剧变,文化激荡,吴汝纶作为一位极具使命感的传统文人,面对救时济世、存续中学的时代主题,求良策于古文,探求古文的深层机制,从而形成了以“才”“气”“学”为核心的古文理论。本文聚焦于吴汝纶的“才”“气”“学”三个范畴,分四章论述其独具特色的古文理论。第一章论述吴汝纶“才”“气”“学”范畴的理论内涵。其中“才”指可被培养的、将审美体验呈现为古文的能力;“气”则具体分为“气骨”“气脉”“气韵
微电影从在国内兴起至今已经迈过了第一个十年。作为一个诞生于新媒体、成长于新媒体、与电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时代产物,我们从叙事发展演变的层面和叙事媒介迁移的角度审视微电影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具有太多的意义。微电影的名称中之所以被冠以“电影”之名,就源于其继承了电影的叙事属性。距今最近的一次电影叙事革命出现在1990年代中期,以谜题电影的诞生而名声大噪。与希区柯克《惊魂记》式的普通悬疑电影不同,谜题电影
地理陈述性知识是基础的地理知识,但记忆难度较大。教好地理陈述性知识对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针对这类知识教学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少的,教师没有系统的教学策略可以参考,学生对于地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方式也比较单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取得了以下成果:第一,明确了地理陈述性知识的类型,以2019版的人教版必修一为例,对高中
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和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学生作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和受教育主体,人才培养目标应确切反应学生的利益诉求和学生自我成才需要。深入研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自我成才需求更为匹配,将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为有力地加快高职学生成才步伐。本研究旨在了解广西小语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制和学生成才需求的适配现状,分析影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