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心功能、N端BNP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确诊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109例(DCM组),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对照人群30例(对照组)。详细采集研究对象的相关病史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相关病史等相关资料。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获得每个研究对象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通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值,相关生化指标包括尿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 BN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按标准流程进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24小时内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GE ViVid E7,GE Healthcare,American),对LVEF、LVEDD等相关指标进行测量,LVEF测量使用改良Simpson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DCM组与对照组间NLR是否存在差异,采用纽约心功能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Functional Class,NYHA)对所有DCM组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组,比较NLR在不同心功能等级间的血清水平,并探讨NLR与DCM患者LVEF、LVEDD、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 BNP)、尿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探讨NT-proBNP与NLR水平的关系。结果:DCM组患者血清NL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65±0.67vs.3.13±2.59,p=0.004),并且在NYHAⅠ级、NYHAⅡ级、NYHAⅢ级、NYHAⅣ级患者逐级增高(NYHAⅠ级1.38±0.48 vs.NYHAⅡ级2.03±0.73 vs.NYHAⅢ级3.39±2.03 vs.NYHAⅣ级6.41±4.00,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在原发性DCM患者中,NLR与NT-proBNP、LVEDD、LDH、肌酐、尿酸呈正相关性(NT-proBNPC-r=0.659、LVED-r=0.629、LDH-r=0.393、肌酐-r=0.295、尿酸-r=0.286,p<0.01),与LVEF呈负相关性(r=-0.508,p<0.01)。进一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结果进行探讨,在校正了LVEF、LVEDD、肌酐、尿酸后,NLR与NT-proBNP仍存在正相关关系(β=0.594,p<0.001),而NT-proBNP与肌酐、LVEF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DCM患者NL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NLR水平随着心功能恶化逐渐增高。原发性DCM患者NLR水平与LVEDD、NT-pro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在校正了相关混杂因素后,NLR仍与NT-proBNP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提示NLR可能对临床评估原发性DCM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