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及血尿酸和血脂的临床特点与影响因素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0069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⑴探讨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⑵详细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结构、影响因素及特点。⑶分析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血脂,并探讨其与临床分期、性别和病程的关系。  方法:①采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分析101例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PD患者NMS发生频数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②应用多导睡眠图(PSG)和匹茲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15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1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人(对照组)行多导睡眠监测和睡眠质量评估。③测定和比较91例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PD组)以及95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成人(对照组)的尿酸和血脂水平。  结果:⑴99.1%患者存在非运动症状,发生率最高的为体位性低血压(70.3%)、其次为不安腿综合征(55.4%)、便秘(53.5%)、夜尿频多(53.5%)。NMS发生频数与病程和临床分期明显相关(r=0.616,r=0.618,p<0.05),与性别、年龄、临床分型和文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038,r=-0.102,r=0.174, r=-0.083,p>0.05)。⑵PD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分别为(299.03±121.81)min、(60.7±23.5)%,对照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分别为(405.86±76.36)min、(81.0±14.9)%,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948,p=0.007;t=2.903,p=0.008)。PD组3+4期睡眠时间、3+4期睡眠比、REM期时间分别为0(0-27.50)min、0(0-9.40)%、(37.87±30.12)min,对照组分别为52.50(43.88-61.00)min、12.60(9.95-14.5)%、(64.22±23.05)min,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426,p=0.000;z=-3.386,p=0.001;t=2.847,p=0.008)。2期睡眠比、睡眠潜伏期PD组分别为(60.50±11.30)%、(78.07±81.74)min,对照组分别为(52.20±7.50)%、(22.22±15.84)min,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518,p=0.017;t=-2.606,p=0.020)。睡眠破碎和慢波睡眠缺失发生率PD组分别为(73.3%,80.0%),对照组分别为(33.3%,22.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02)。帕金森病患者PSQI得分与患病时间(r=0.543,p=0.036)、左旋多巴每日剂量(r=0.558,p=0.031)和H-Y分期(r=0.537,p=0.039)呈正相关。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示PD组PSQI得分与左旋多巴剂量和患病时间呈线性相关(t=2.912、2.992,均p<0.05)。⑶PD组血尿酸、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别为(321.00±67.26)μmol/L、(1.20±0.79)mmol/L、(4.67±0.95)mmol/L、(2.99±0.89)mmol/L,而对照组分别为(375.29±84.11)μmol/L、(1.63±0.97)mmol/L、(5.35±1.29)mmol/L、(3.49±1.02)mmol/L,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849,p=0.000;t=-3.344,p=0.001;t=-4.149,p=0.000;t=-3.594,p=0.000)。PD组中病程>3年者的血尿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病程≤3年者(t=3.098,p=0.003;t=2.984,p=0.004;t=4.009,p=0.000)。Hoehn-Yahr分期中,各期PD患者血尿酸、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早、中(1-3)期PD患者甘油三脂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2.5-3)期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晚(2.5-5)期P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PD患者血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301.97±56.17)μmol/L、(4.99±0.97)mmol/L、(1.24±0.26)mmol/L,男性PD患者为(338.81±72.32)μmol/L,(4.37±0.83)mmol/L、(1.07±0.19)mmol/L,男、女患者间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00,p=0.008;t=-3.314,p=0.001;t=-3.589,p=0.001)。Logistic回归示低血尿酸、低总胆固醇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OR=0.991,95%CI0.987~0.996,p=0.000;OR=0.225,95%CI0.058~0.870, p=0.031)。  结论:①99.1%帕金森病患者出现NMS,发生率最高的是体位性低血压,PD患者个体NMS发生频数与病程、临床分期明显相关。②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多种睡眠结构的改变,PSQI得分与病程、临床分期、左旋多巴每日剂量相关。③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血脂依病程长短、临床分期和性别而不同,血尿酸和总胆固醇降低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演员和角色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在戏剧的表达中这两种关系互相影响。角色扮演的过程是演员不断克服矛盾来实现自身性格和角色性格统一的过程。本文将从演员和角色的角度出发,就演员和角色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问题进行探究,旨在向人们更好地展现戏剧艺术的魅力,将我国戏曲艺术发扬光大。  关键词:演员 角色 塑造 共生关系  锡剧是无锡地域文化艺术的特色品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剧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前
摘要:雄安新区被誉为戏曲、曲艺之乡,老调、河北梆子、评剧、京剧、昆曲、容城高腔以及木板大鼓、西河大鼓、评书、莲花落子、竹板书、快板书等曲艺形式均有流传,其中尤以老调、河北梆子和西河大鼓最为兴盛。本文主要对在雄安新区影响较大、流布较广,至今依然活态传承的老调、河北梆子、评剧以及西河大鼓等艺术形式进行论述,以期厘清历史脉络,为摸清雄安新区地方戏曲暨西河大鼓奠定基础。  关键词:雄安新区 地方戏曲 西河
摘要:蒙克是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他一生作品数量颇多,主要是对人类生命、死亡、爱情和情感的表现,他是表现心灵的现实主义画家。本文将通过对蒙克作品《生命之舞》的赏析分析蒙克在美术表现和绘画治疗中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表现主义 蒙克 《生命之舞》 赏析  在中西方美术史上有很多优秀和经典的美术作品,蒙克(1863—1944)是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他的作品在自我情绪的表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蒙克的经
摘要:《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作品围绕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展开,揭露了封建礼教和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矛盾冲突,热情讴歌了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的斗争精神。在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是戏曲艺术中情的化身,深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将针对昆曲《牡丹亭》中的曲目《游园惊梦》中杜丽娘角色的演绎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昆曲 《牡丹亭》 杜丽娘 角色分析  锡剧抒情优美的声腔旋律和昆曲典雅唯美的形体表演有
摘要:回族舞蹈语言与回族人民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环境、服饰文化等紧密相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语言风格,同时也与其他民族舞蹈语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键词:宁夏地区 回族舞蹈 风格 特征  一、宁夏地区典型的回族舞蹈风格组合  (一)宴席曲  宴席曲是通常出现在回族喜庆场合的一种民歌形式。它有固定的舞蹈动作,随着歌曲的随时更换,男女表演者边唱边跳遥相呼应。舞蹈动作简单大方,舞姿美而不俗,步
摘要:中华民国时期的女画家潘玉良一生命运坎坷,但命运的不公正是她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她独特的女性绘画视角以及中西方融合的绘画思维,使她的女人体绘画开启了中国女性意识的大门。  关键词:潘玉良 女人体绘画 女性  潘玉良原名陈秀清,189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儿时父母双亡,寄养在舅舅家中,命运已是不尽如人意。14岁时,舅舅将她贩卖,她不幸沦落风尘,任人欺凌。直到遇见丈夫潘赞化,后来她嫁与潘赞化为二房,
摘要:苗族刺绣是贵州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本文将主要分析松桃苗族刺绣的纹样特征、构成形式、色彩搭配、苗绣针法在设计中的运用。松桃苗绣与现代化设计相融合,不仅能打造出具有民族韵味和文化特色的产品,还能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松桃苗绣 纹样特征 现代产品设计  一、松桃苗绣纹样的特征分析  苗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是兼具艺术和文化双重概念的珍稀品,在纹样构成、色彩搭配、纹样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