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家族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却表现出创新投入不足的特点。探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十分重要,家族企业间差异则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家族企业陆续进入代际传承期,传承成功与否能够对家族企业产生显著影响。至此,代际传承与家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主题。本文视代际传承为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将代际传承划分为参与管理、共同管理、接收管理三个阶段,致力于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短视损失厌恶行为与权威合法性理论来研究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同时考虑传承人权威的调节作用。 本文采用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家族企业2011-2016年间1239家企业5244个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其中进入代际传承阶段的家族企业367家1340个观测值。研究得出:首先,处于代际传承期的家族企业倾向于降低其研发投入强度,且在代际传承的不同阶段,代际传承家族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均低于未传承家族企业。其次,处于不同传承阶段的家族企业与未传承家族企业之间的研发投入强度差异度不同,传承人权威的存在是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参与管理阶段,传承人权威的存在会使传承家族企业与未传承家族企业之间的研发投入强度差异变小;在共同管理阶段,传承人权威的存在不会显著地影响代际传承家族企业与未传承家族企业之间的研发投入强度差异;在接收管理阶段,传承人权威的存在会扩大代际传承家族企业与未传承家族企业在研发投入强度方面的差异,且传承人权威越大,影响强度越大。 本文的研究结果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在理论意义方面,本研究基于代际传承“过程观”的视角,关注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期的研发投入强度问题,强调家族企业间差异对家族企业决策的影响,响应了重点关注家族企业间差异的号召;本文运用“去结构化”的社会情感财富对家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决策进行解释,扩展了“去结构化”社会情感财富的适用情境。在实践意义方面,对代际传承与研发投入强度之间的关系的探讨,能够为家族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指导,传承人可以根据对“传承”与“创新”目标的不同追求,提前做好传承计划,以使家族企业能够稳健发展;对传承人权威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解释则能够使得家族企业传承人对自己有更为清晰的了解,积极主动的传承人能够推进代际传承的进程,并且能够帮助继任者迅速建立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