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游标原理及其在直接数字测量中的应用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密测量技术是当今各国高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而数字化测量作为广泛采用的方案,已经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数字测量方式,必然存在模拟到数字的转换环节,有限的量化精度导致信息的损失。根据Nyquist采样理论,连续的信号经过采样成为离散的数字量后,通过重建可以完全恢复出信号的原始信息。然而实际信号在采样和离散化过程中并不是完美的,导致恢复出的信号存在信息损失。  本文所述的精密直接数字测量技术,以ADC的边沿效应和时钟游标原理为基础。边沿效应研究了量化边沿的稳定度特性,探索利用ADC量化模糊区的稳定度指标实现量化误差的抑制。时钟游标原理,即建立采样时钟和被测信号之间的相位对应关系,可以获得类似游标卡尺的游标效应,是一种高级的相关采样方式。另一方面,作为周期性信号所特有的特性,利用时钟游标原理可以对被测信号进行波形的重建恢复,使得在采样率不高的情况下仍可获得被测信号的密集采样效果。直接数字测量技术是建立在以上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全新精密数字化测量方案,整体由前端的ADC以及后端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构成。通过ADC将被测量直接转换到数字背景下,可以最大程度减小外界噪声及测量电路导致的误差。在数字背景下实现测量功能,对外界干扰具有明显的抑制能力,是一种可行的噪声优化、高精度测量途径。当我们将量化误差抑制技术与波形重建技术融入到直接数字测量结构中便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全数字化测量。本文通过实验分别验证了直接数字测量的纵向电压识别精度在数字化测量中的应用,以交流电压有效值测量作为典型实例进行说明;及横向周期信号识别在时频测量中的应用,以精密频率测量为切入点进行说明。  从模拟测量到数字测量的发展,使得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递成为可能;从数字测量方式到直接数字测量方式的转变,将复杂的硬件实体电路变为数字背景下的虚拟处理和运算。直接数字测量技术为现代高精度数字测量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使数字测量与模拟测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在精度上超越模拟测量方式;同时,由于注重信号采集的连续性和相位对应关系,对频率信号的处理具有天然的优势。由此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基准与频率测量技术,这将有助于我国对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以及在精密测量核心技术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电能与电信号传输的新型离子导线。这种离子导线由聚合物水凝胶构成,与金属导线相似,由它制成的感应线圈在交变磁场中可以生成交变电流,从而实现电能及电信号的传输。我们考察了这种离子凝胶导线线圈的磁电转换性能,发现与相同尺寸、相同匝数的金属导线线圈相比,该线圈对低频信号(10-30kHz)有较高的感应灵敏度。同时,我们通过理论计算探讨了这种现象的形成机理。由于离子凝胶导线与金属电极界面存在
弹载多参数存储器作为弹上遥测系统重要的数据记录设备,记录整个飞行弹体工作状态的重要参数。弹载多参数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某型号导弹发射试验的工作参数包括多路模拟信号
随着民航业务的发展壮大,由跑道安全引起的航空事故也开始呈上升趋势。跑道侵入是威胁跑道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为了改善跑道安全,防止跑道侵入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
近来,随着超精密制造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精密光学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空间科学、国防以及民用等领域中,其中大口径KDP(磷酸二氢钾)材料凭借其优越的材料属性被广泛应用于激光系
随着导弹防御系统的日臻完善与全球精确打击思想的提出,传统的弹道导弹与飞航导弹已不能达到理想的作战效果。而助推-滑翔导弹正好可以结合两者优点,成为一种难于拦截的全球进
本文采用基于磁矢量势的磁流体动力学模型,通过编写UDF程序,对自由燃烧电弧中的传热与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现了流场和电磁场的耦合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
油井开发过程中,压力和温度数据一直都是人们最关心的参数,对压力和温度参数的测试是油井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对井下压力温度测试系统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基于压力和
长桁类结构件是飞机机身的重要构件之一,其良好的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是确保飞机设计制造整体效率和性能的基础之一。传统飞机长桁类结构件设计以通用CAD软件为平台,以简单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