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实证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地流转是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当前我国集体林区林地细碎化、实现林业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对优化林地资源配置、提高林地利用效率、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浙江省是中国典型的南方集体林区,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浙江各地开始探索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的有偿流转之路,林业产权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近年来,浙江各地林地流转日趋活跃。在林地流转的实践中,农户已成为主要的决策者和参与者。了解林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行为特征,分析农户参与林地流转的驱动和制约因素,对于推进林地流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产权理论、林权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回顾并分析了研究点——临安市和安吉县的林权改革现状和林地流转总体情况。根据从实地调研过程中抽取的22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分别从林地流转规模、林地流转途径、流转林地的来源与去向、流转林地的动因、林地流转的约束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特征。根据农户行为理论与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并建立农户参与林地流转行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林地流出与流入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本文的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林地流转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农户林地流转行为过程的理性化、契约化程度较高,但交易的区域范围较小,绝大部分局限于本村范围的封闭区域内。村委会在林地流转中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村干部又是林地流转的主要参与者,这一现象难以确保林地流转的公平与公正性。通过对影响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非农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越大、户主兼业从事非农就业越倾向于流出土地;家庭劳动力总量越大、人均林地面积越多、家里有人从事过个体工商业的农户越倾向于转入林地;林地破碎程度的增加会显著地抑制农户之间的林地流转;对林地流转政策的正确认知虽然会影响到农户参与林地流转,但对农户参与林地流转的类型影响上并不显著。
其他文献
以升华硫粉为原料,采用液相沉积法在水溶液体系下制备纳米硫材料。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纳米硫的合成条件进行分析与优化;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分析等方法
现在大量信息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特征,然而如何在海量数据中发现有用的信息是人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数据挖掘就是在大型数据库中自动发现有用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中关联分析
本文根据乌海市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立足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将现状评价与未来预测相结合,为保障乌海市粮食生产安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区域协调发展,对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土地整治活动是综合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条件,在环境和资源代价最小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经济收益的一种发展模式,是有效解决人地矛盾和实现土地资源可持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重要体现和应用基础是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它们的建成将为国土资源日常管理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而数据质量是影响数据库成果
<正>我院于2003年年底完成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建设,将原手工财务收费方式变为直接使用计算机记账收费模式,并且在网络环境中实现了财务收费--临床、医疗记账--行管信
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再生性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存在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08年我国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设了林地、
我国刑事犯罪的基本原则为过错归责原则。行为人只有被证明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者过失,才能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环境犯罪也不例外。但环境犯罪具有潜伏期长、证明难等特点,面对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国内需求的增长。国内需求又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而近年来,随着有效投资的不断增加,国内的投资需求已无法带动经济发展,因此,
【正】 为了办好外交学院这所全国唯一的外交学府,现将我对外交学的某些理论问题的粗浅看法谈谈自己的认识,供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参考。一、什么是外交学? 我认为,外交学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