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镜入路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609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NA)的临床特征,经鼻内镜入路切除肿瘤的手术方式、疗效、安全性和潜在的并发症,同时探索减少术中出血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37例JNA病人的病历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情况和术后病理。按Radowski分期标准进行分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的组间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s检验)用于比较组间复发率的差异(按术前是否行介入栓塞分为两组)。   结果:   37例JNA患者全部住院行单纯经鼻内镜或者联合经鼻内镜JNA切除术,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0-30岁(平均年龄16.92±4.99)。   主要症状:31例(83.78%)患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反复鼻出血,30例(81.08%)患者表现为鼻塞,7例(18.92%)患者表现为听力下降,打鼾(2例,5.4%)。鼻内镜检查可见鼻咽部、鼻腔后端表面光滑、富含血管的肿块,触之容易出血。   依照术前影像学检查(CT和/或MRI)进行Radowski分期,Ⅰa期29.7%(11例),Ⅰb期18.9%(7例),Ⅱa期24.3%(9例),Ⅱb期2.7%(1例),Ⅱc期8.1%(3例),Ⅲa期5.4%(2例),Ⅲb期10.8%(4例)。   22例患者术前行DSA,21例由颌内动脉供血,其中单侧16例,双侧5例;1例由咽升动脉供血。栓塞到手术的时间平均为2天。8例用聚乙烯醇颗粒(Polyvinyl alcohol particles,PVA)栓塞,14例用明胶海绵栓塞。   本研究中手术方式包括单纯经鼻内镜入路(21例),经鼻内镜入路联合内镜辅助面中翻入路(5例),经面中翻联合腭入路(1例),经鼻内镜联合柯-陆氏入路(8例),经鼻内镜联合腭入路(2例)。   术中出血量:Ⅰa期(11例)581.8ml,Ⅰb期(7例)628.5ml,Ⅱa期(9例)1070ml,Ⅱb期(1例)2000ml,Ⅱc期(3例)2333ml,Ⅲa期(2例)3250ml,Ⅲb期(4例)3775ml。   按手术入路分组,单纯鼻内镜入路组的出血量少于其他入路组(450 ml vs900 ml,Z=-1.398 P=0.174),输血量也少于其他入路组(0 ml vs220 ml,Z=-1.111,P=0.313),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按栓塞与否分组,栓塞组的出血量多于无栓塞组,为650 ml vs500ml(Z=-0.159,P=0.892),平均输血量栓塞组为200ml,无栓塞组为0ml,无统计学显著差异(Z=-1.072,P=0.318)。   手术时间,Ⅰa期140分钟,Ⅰb期213分钟,Ⅱa期166分钟,Ⅱb期380分钟,Ⅱc期321分钟,Ⅲa期420分钟,Ⅲb期343分钟。按手术入路分组比较,单纯鼻内镜入路组(21例)手术时间为132分钟,其他入路组为300分钟。   平均随访时间为9个月(6-21个月)。37例中,10例(27.02%)观察到有肿瘤复发或者残留,4例为Ⅰ期,3例为Ⅱ期,3例为Ⅲ期。经Fisher's精确检验,栓塞组和无栓塞组之间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3例患者术后没有复发症状,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复发;另7例患者术后出现鼻出血和/或鼻塞,检查发现复发。   结论:   1)鼻咽纤维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鼻出血、鼻塞,少数患者可出现听力下降和打鼾。肿瘤呈侵袭性生长,侵犯范围可达鼻咽、鼻腔和鼻窦、翼腭窝、颞下窝,甚至眶内和颅内   2)手术中的出血量与肿瘤分期有很大关系,随着肿瘤分期的升高,出血量越来越多,因此,早期诊断对JNA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3)经鼻内镜入路可以完成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切除,仍然有一定的复发率,其复发率与开放性手术相当。   4)本组病例术前栓塞组出血多于不栓塞组,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慢血)、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抗凝血功能、纤溶功能、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血细胞分析结果。以阐明上述各型肝病与凝血功能、抗凝血功能、纤溶功能、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及血细胞含量的相关性及其变化规律。从而明确各实验指标上述肝病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监测和预后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江西省寄生虫研究所有明确诊
目的:建立百草枯中毒大鼠模型,观察康复新对百草枯中毒大鼠上消化道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成年Wistar大鼠12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放疗前与放疗中的血流灌注特点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肺癌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对31例肺癌患者进行CT灌注扫描,其中
研究背景: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中国南方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法。目前鼻咽癌患者治疗后疗效监测、复发或远处
目的:本实验通过选用临床常用毁损温度、时间,建立大量体内外体积毁损模型,通过对体内外毁损模型体积的统计分析,建立毁损体积与时间、温度的回归方程,同时使用近红外光谱系统(Near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心肌首过灌注成像和延迟增强成像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