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解剖性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海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肝癌解剖性肝切除和非解剖性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肝癌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5例单发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解剖性肝切除组(n=28)和非解剖性肝切除组(n=27)。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年龄、肿瘤直径、乙肝阳性率、Child-Pugh分级、AFP、ALT、TBIL、ALB)、术中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切缘有效率)、术后效果(术后3天ALT、TBIL、CHE、ALB,术后7天ALT、TBIL、CHE、ALB,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无瘤生存月数、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总体生存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前年龄、肿瘤直径、乙肝阳性率、Child-Pugh分级、AFP、ALT、TBIL、ALB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0、P=0.602、P=0.362、P=0.979、P=0.925、P=0.184、P=0.339、P=0.301);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切缘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P=0.072、P=0.206),解剖性肝切除组手术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2组患者术后3天ALT、TBIL、CHE、ALB,术后7天ALT、TBIL、ALB,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术后总体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6、P=0.572、P=0.289、P=0.965、P=0.971、P=0.339、P=0.338、P=0.384、P=0.427),但术后7天CHE、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无瘤生存时间,解剖性肝切除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P=0.008、P=0.026)。结论:肝癌解剖性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肝功能恢复快、无瘤生存时间长,临床效果明显,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尿液常规检查是临床检验中较早开展的检验项目之一,其临床意义众所周知。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普及,不但提高了实验结果的精密性和敏感性,也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在金融市场,股市波动率的研究对于投资者和监管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波动率的研究实则为金融时间序列的预测研究,通常采用传统的GARCH模型进行预测,但是该模型使用的数据是低频数据,难以捕捉更多的金融有效信息。现有诸多学者采用基于高频数据的HAR-RV模型与之对比,发现该模型预测精度较GARCH模型而言有所提升。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在金融界的逐步拓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时间序列预测问题被证实可以用深度学习
目的调查住院病人与护理人员交流过程中,病人对称呼方式的心理需求.方法对我院600名住院病人随面分为实验组(300人)和照组(300人).实验组按年龄长幼实行亲情称呼,对照组采用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及观念上的障碍,对粉煤灰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做了诸多限制。现今常态大坝混凝土的设计理念,固定其许多参数保持不变,这些参数包括水胶比、单位用水量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