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压及其气候效应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823455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NCEP/NCAR1000hPa季、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定义了冬季(12~2月)和12、1、2月逐月蒙古高压的面积(S)、强度(P)和中心位置(λc,()c)的三种环流指数,求得了它们的1948/49-2007/08年60年序列。用它们初步分析了冬季蒙古高压气候及异常特征及其与我国冬季气候异常(气温、降水)及北半球区域气候异常(气温、降水)的相关关系。同时用1951~2008年58年1.10.~2.2.1000hPa高度场逐日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求得了逐日蒙古高压的环流指数,用它们对“0801南方雪灾”期间蒙古高压的中期演变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蒙古高压12、1月最强(大),2月明显减弱(小);12月偏南,1、2月逐渐北移。2)蒙古高压强度尸和中心位置指数()c均存在显著年代际变化,P在20世纪60s末至70s初由高转低,()c在70s末至80s初由偏北转偏南。3)蒙古高压环流指数P、()c与我国同期气温T在显著负相关,P的显著负相关区覆盖了我国除西南外的大部分区域,()c的显著负相关区也覆盖了我国东部除东南沿海外大部分区域;它们与我国同期降水R的相关联系远弱于气温。4)P~北半球T、R与P~中国区域T、R的相关在中国区域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中国区域是北半球P-T、R最主要相关区,范围大,相关值高,且此特征P~T比P~R更明显。5)蒙古高压异常与同期ENSO活动无显著相关关系;冬季NAO是其重要影响因子;与北半球高度场的相关分析看出蒙古高压是控制东亚大陆地区冬季气候最强大的系统,而对其他地区气候异常的影响则不明显。6)‘0801南方雪灾’期间,蒙古高压异常偏强、中心位置偏北;其强度P和中心所在纬度()c出现了连续四次振荡,它们与我国南方降温、降水振荡过程准同步。由P、(λc,()c)给出的综合动态图上蒙古高压四次活动过程也很明显地与降温、降水中期过程一一对应。因此,可以认为,在充沛水汽供应条件下蒙古高压强而连续的爆发是导致“0801南方雪灾”产生的直接环流成因。
其他文献
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属热带或亚热带暖水性贝类,主要以海水中的单细胞微藻、有机碎屑等为食饵。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是本课题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被证实为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呼吸道传染病,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该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该
目的 探讨不同屈光状态儿童应用盐酸环喷托酯(cyclopentolate hydrochloride,CH)滴眼后1 h内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与瞳孔直径(pupil diameter,PD)达到稳定所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基本基准站地面气温均一化数据集,将冬半年一次降温过程中至少有一次24 h内平均温度的降幅大于等于10℃定义为强冷空气标准,采用改进后的三
本文利用1959-2006年中国740站(包括西南地区东部20个测站)逐日降水量资料、NCEP/NCAR逐日(逐月)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环流特征量资料,采用EOF分析、小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