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准一维纳米结构制备、场发射特性及应用基础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1988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阴极在真空电子器件中有重要应用。寻找低阈值发射电场和高发射电流密度的场发射材料是制作冷阴极的技术关键。新型冷阴极电子发射材料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场发射准一维纳米材料的研制。   本论文以探索有潜力的新型冷阴极电子发射材料、开拓半导体准一维纳米材料场发射规律的研究为目标,开展碳化硅(SiC)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生长机制、它们的场发射特性和发射机理的研究,在碳化硅准一维纳米结构制备方法、场发射规律和解决它们在冷阴极应用上的关键基础性问题上取得有创新意义的结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1、自主发展了催化-热蒸发制备碳化硅纳米结构的技术,成功制备出不同几何结构的碳化硅准一维纳米材料,并获得了能够实现单晶碳化硅纳米棒或线的生长条件。利用自主发展的催化一热蒸发技术,制备出碳化硅纳米尖针、碳化硅纳米树、碳化硅纳米线、碳化硅纳米棒、碳化硅纳米结等,所制备的碳化硅纳米棒或线是单晶结构,它们的形式有粉体纳米结构、碳化硅陶瓷片基的纳米棒或线薄膜、导电平面衬底基的纳米棒或线薄膜。   2、提出可以通过生长条件控制纳米线或棒尖端的形状,降低其曲率半径可以降低场发射启动和阈值电场,并在实验上得到证明。通过控制制备条件,成功制备出尖针状碳化硅纳米棒粉体材料,场发射表明它具有低电场发射的特性和优秀的发射稳定性。   3、发展了在碳化硅陶瓷片衬底上直接生长碳化硅纳米棒薄膜的技术,并较系统地研究了所制备纳米棒薄膜的场发射特性,获得了较好的场发射特性和纳米棒几何结构对场发射特性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硅陶瓷片衬底上生长的细小直径碳化硅纳米棒薄膜,在电流密度为10μA/cm2下开启电场为1.72MV/m,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下阈值电场为2.9 MV/m,在电场为3.31 MV/m时电流密度可以达到69.29 mA/cm2,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射稳定性。   4、研究了碳化硅准一维纳米材料在冷阴极电子源上应用的几个关键基础问题,并实现了在导电衬底上制备出碳化硅纳米棒或线薄膜,实现了碳化硅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复合薄膜电子源。围绕冷阴极电子源应用,研究和发展方法,解决在导电平面衬底上制备碳化硅准一维纳米结构薄膜的问题。采用自组装直接生长方法,实现在金属衬底和硅衬底上制备碳化硅纳米棒或线薄膜;采用复合结构与印制技术结合的方法,以粉体碳化硅准一维纳米结构为源材料,成功制备出碳化硅纳米棒基的复合薄膜冷阴极电子源。   5、获得了温度、气氛对碳化硅陶瓷片基的碳化硅纳米棒薄膜场发射特性影响的规律,主要表现是:1)开启电场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高温区场发射和热电子发射并存。在温度升到约300℃时,开启电场的界限开始变模糊,开始由场电子发射转变为热.场电子发射。2)在有氦气气氛和低真空度条件下,碳化硅纳米棒薄膜的场发射I-E特性曲线向低场区移动。在系统真空度较低情况下,碳化硅纳米棒薄膜的场发射出现非线性现象。
其他文献
Ti02纳米管阵列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光解水制氢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着潜在而诱人的应用价值。本论文详细研究了Ti02纳米管阵列的阳极氧化法制备,对制备出的Ti02纳米管阵列进行半导体纳米颗粒的修饰改性研究,用方便快捷的超声法制备出分别沉积有Ti02和CdS的纳米晶的复合Ti02纳米管阵列,并对纯的和复合的Ti02纳米管阵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光电催化性能研究,取得了如下重要的实验结果:(1)用阳极氧化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有机溶剂超声硼粉以及葡萄糖掺杂对MgB2超导体超导电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深入讨论了葡萄糖掺杂对MgB2超导体钉扎行为的影响。根据葡萄糖掺杂结果,研究了热
全文包括以下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压缩效应是光场最典型的非经典性质之一,它在光通讯和引力波检测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前景。自从压缩光于1985年在实验上实现后,光的压
光参量放大器件主要包括光参量放大器(OPAs)和光参量啁啾脉冲放大器(OPCPAs),是一类基于二阶非线性效应,实现激光脉冲放大的常规器件之一。随着超快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性能
大气衰减效应和湍流效应会导致激光在大气传输过程中产生光能量衰减、到达角起伏、光强闪烁、光斑漂移、光束扩展等现象,严重影响大气激光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了提高大气
稀土铝酸盐体系与氧化铝复合能够提高纯相氧化铝陶瓷的力学性能,但制备粒径小、粒度分布均匀的稀土铝酸盐粉体的相关研究较少,而纯相稀土铝酸盐的烧结机理研究更是少见,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