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野外工作从2005年6月至2006年4月对山口红树林区鸟类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研究该区鸟类群落的组成结构、鸟类群落与生境的关系、鸟类群落的功能结构及其季节格局以及迁徙季节水鸟的种间互利关系。 本调查中共记录到11目34科100种,其中,冬季时记录到的鸟类有9目28科72种,夏季时记录到的鸟类有10目21科39种,秋季时记录到的鸟类有10目28科58种,春季时记录到的鸟类有9目25科51种。另外,在该区全年所记录到的100种鸟中,陆鸟共有67种,水鸟共有33种,陆鸟为该区鸟类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 采用α多样性研究中常用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三类指标以及β多样性研究中常用的Sorenson指数来分别测定和分析在夏季、冬季时红树林区内各个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特征与生境的关系。结果显示:英罗红树林鸟类群落>农田生境鸟类群落>丹兜红树林鸟类群落>陆岸树林鸟类群落>盐田与虾塘鸟类群落>光滩生境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冬季与夏季的排列顺序都依次降低;英罗红树林生境的物种丰富度最高,而鸟类均匀度却是农田生境的最高;根据Sorenson指数可知英罗与丹兜这两片红树林生境的鸟类群落与其他生境的鸟类群落之间的相似程度较高,而陆岸树林生境的鸟类群落与光滩生境的鸟类群落之间的相似指数为零。另外,使用G-F指数分别计算该区科属间的物种多样性,其中,F指数为13.21,G指数为3.41,标准化G-F指数为0.74。各结果显示该区鸟类多样性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动。 分别在冬季与夏季,将山口红树林区内各个生境的鸟类的频度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