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韦氏环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通过4-6个周期化疗序贯放疗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 方法:共收集2006年11月一2012年11月贵阳医学院附属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2例韦氏环淋巴瘤病例。其中43例病人完成4-6周期化疗序贯放射治疗,中位年龄53(20~73)岁,均病理学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4例完成R-CHOP方案化疗,29例完成CHOP方案化疗。I/II期不少于4个周期化疗,III/IV期不少于6个周期化疗。放疗采用IMRT方式治疗,原发病灶处方剂量DT30.0-55.12 Gy(中位处方剂量为42.4Gy)。按WHO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不良反应采用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采用 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的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 结果:全组共43例病人在完成4-6周期化疗后总有效率为83.9%,其中 CR为35.5%(11例)和PR为48.4%(15例)。在完成化放疗后总有效率为95.4%,其中CR为62.8%(27例),PR为32.6%(14例),NC为4.7%(2例)。中位随访时间达3.6年(0.8~7.2年),1、3、5年总生存率为95.2%、90.0%、79.3%,6例病人死亡(14.0%),放疗主要毒副反应:3级咽和食道反应3例(7.0%);3~4级口腔粘膜反应12例(27.9%)。 结论:4-6个周期化疗序贯放射治疗对韦氏环非霍奇金淋巴瘤总生存率有明显提高,尤其对I-II期患者可能存在更大的受益,IMRT在治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咽和食道反应、口干症的治疗不良反应可以接受。确切疗效及不良反应尚需扩大病例数,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