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视角探讨了关于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三个问题,分别为:习近平为什么能够提出“美好生活”?习近平提出的“美好生活”是什么?习近平提出的“美好生活”有什么样的价值?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文章选题的理论背景和复杂的现实背景以及对其进行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类和总结,表明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阐述了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生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回答了“习近平为什么能够提出‘美好生活’”的问题。在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生成的理论渊源方面,文章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了探讨。第一,马克思关于美好生活的相关论述为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生成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原则、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指导。第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美好生活的相关论述是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生成的最为直接的理论来源。第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生活思想为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情感支撑。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生成的实践基础方面,从宏观上看,十八大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推动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其生成顺应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要求。从微观上看,习近平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从政实践是其美好生活观生成的实践根基。第三章总结了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基本内涵和提炼了其理论特征,回答了“习近平提出的‘美好生活’是什么?”的问题。通过运用唯物辩证法考察,文章认为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是发展着的美好生活在我国新时代的具体呈现;是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生活理想与新时代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的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美好生活;是现阶段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在理论探究后,文章结合我国美好生活建设的伟大实践从“五位一体”的高度总结了其五大维度的丰富内涵。在充分把握其理论内涵的基础之上文章提炼出了四个理论特征。第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两者的统一表明党是人民美好生活建设的领导核心。第二,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两者的统一表明美好生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第三,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两者的统一表明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第四,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两者的统一表明中国道路是一条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路。第四章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当代价值,回答了“习近平提出的‘美好生活’有什么样的价值?”的问题。其一,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发展了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其二,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生活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其三,习近平美好生活观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指导理论。其四,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追求美好生活。最后一节从世界维度论述了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的当代价值,认为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