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La2NiO4触点材料制备及其直流电接触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电弧引起材料转移和损失是电接触材料在电负荷条件下常见的问题。由于电弧放电造成了电极材料的蒸发和喷溅,导致接触问题,甚至会导致电接触器件失效。电弧放电对电极材料转移影响的物理本质和电接触材料的使用性能一直是电接触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而且,随着自动控制领域对高可靠性电接触器件需求的增加,电弧放电现象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电弧腐蚀机理,熔焊现象等。但仍需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一方面为了验证并完善电极材料在电弧作用下的转移和损失机理,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不同使用条件下控制电弧腐蚀过程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同时,也需要建立一种普适性的理论来解释电弧放电及腐蚀现象。本文通过对Ag-La2NiO4新型电接触材料的显微组织、直流电弧腐蚀特性、电弧腐蚀后的触点表面,以及触点表面温度场有限元模拟等方面进行研究,目的就是为了丰富电接触现象的研究结果,为建立一种普适性的理论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显示电极材料的转移方向强烈依赖于电接触材料本身性质和负载条件。实验条件为DC8V时,实验过程中发现只有微弱的电弧产生,几乎没有喷溅现象;实验后阴极表面留下一个凸起,阳极表面形成一个凹坑,且均有一定金属光泽。在如此低的电压下,焦耳热产生的熔池体积有限,融桥转移量很少,而且由于论文实验中涉及的元素Ag、La、Ni、 Sn、O、N原子的第一电离电位分别为7.576eV、5.577eV、7.635eV、7.344eV、13.618eV、14.534eV,短金属相电弧能稳定存在,而气相电弧阶段基本没有。因此,在该条件下表现出材料从阳极转向阴极,明显是金属相电弧作用的结果。当电压为DC18V时,电流小于20A时,气相电弧占主导地位。平衡因金属相电弧造成的材料由阳极转移到阴极后,(且总转移量小于DC8V时的阳极向阴极的转移量),还会造成材料从阴极向阳极转移的综合结果;电流大于20A时,电极材料温度的剧烈升高、表面蒸发和熔滴飞溅是造成材料从阳极向阴极转移的主要因素;为了考察Ag-La2NiO4复合触点材料与目前通用的Ag-SnO2材料的差别论文对两种材料进行了不同负载条件下接触电阻、材料转移、腐蚀形貌等指标的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g-La2Ni04复合触点材料与Ag-SnO2复合触点材料相比各有优劣,Ag-La2Ni04复合触点材料比Ag-SnO2复合触点材料更适合在低于DC30V负载条件长期执行闭合分断循环工作的环境下服役。提出了氧化物保护层能有效减小电极材料转移的设想。初步判定了能量输入系数f的分配为:对于阳极0.5≤f≤1.0,对于阴极0≤f≤0.5。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应是触点间的电场分布和能量输入因子f的准确数值确定。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农产品市场的特殊性,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建立以电子商务链为核心的农业
磁性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把磁性材料容易分离的优点和其它材料的功能特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材料具备双重甚至多重功能。这样的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实现
浅谈农产品价格的若干标准湖南商学院邮编:410205李泽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在评价和安排农产品价格时,都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些原则或标准,这些原则或标准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即成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在转营农村商业银行的过程当中,通过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农民以及各方投资人的积极性,改革整体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改革的过程当中,凸显
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和有限元模型修正均是大跨度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准确识别结构模态参数、修正对应的有限元模型可为桥梁结构状态评估、损伤识别及养
资本空间化意指资本逻辑所挟制的空间结构,强调空间在资本主义存续中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呈现出时间的空间化优于时间消灭空间的新趋势。资本空间化与生态秩序之间存在根本
电力系统是电力服务的基础,可满足社会需求。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运行,关系到用户的电能使用质量和电力企业的电力服务效果。为推动电力系统的功能提升,电力企业需不断寻求有效技
为了解食源性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耐药状况以及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关系,从基因水平上探究Salmonella的耐药机制.本研究对215 株分离自1 093 份市售新鲜肉类中的Salmonella
帆都4月,春和景明,全省法院商事审判工作会议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新形势下科学定位、全面谋划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工作的一次盛会,强调商事审判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领域广阔、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高碳经济已经走入末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