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的热电输运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g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热电转换效率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深入理解和研究纳米尺度系统的热电输运行为不仅有助于优化和提高电子器件的热电执行性能,而且对设计新型量子热电器件也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为利用废热和节约能源提供理论基础。DNA分子,作为一种天然的有机分子,由于其具有自组装和自识别特性,在分子电子学中充当重要的角色。此外,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的空间结构,其手性特征导致DNA分子中的电子输运具有自旋选择性。因此,深入研究DNA分子的自旋相关的热电输运能够为设计自旋热电器件提供新的思路。在第一章中,我们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热电效应以及热自旋电子学的研究进展。第二章首先介绍了DNA分子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性质,然后介绍了研究DNA分子电子输运的主要方法和相应的研究进展。关于手性DNA分子热电输运特性研究,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铁磁金属—ds DNA—铁磁金属的热电输运性质。发现通过调节温度、自旋—轨道耦合强度、螺旋角等系统参数获得较大的热电转换效率,而且可以实现纯的自旋塞贝克效应。进一步发现自旋—轨道耦合和螺旋角可以增强自旋塞贝克系数,链内的跳跃积分不仅能调控热电系数,还可以决定载流子的种类。2.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并结合Landauer-B¨uttiker公式,研究了热偏压驱动下普通金属—ds DNA—铁磁电极结的热自旋效应。发现电流—热偏压曲线中存在热电二极管效应、自旋塞贝克二极管效应以及负微分热电阻现象。利用门电压来调控此系统可以实现纯自旋流输运,并且给出了螺旋角、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和自旋极化量等因素对电流影响的物理机制。最后,第五章给出了全文的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偏振是光波的一个重要性质,在材料科学、光学、光工程学、通讯学和天文学等领域中,光偏振的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斯托克斯参数(Stokes Parameters)可全面描述光束的偏振态和
众所周知,在标准模型下,对由味改变中性流(FCNC)引起的B介子稀有衰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确定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中的基本参数提供重要信息;其次,从中还可以
学位
有机材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绝缘体,直到上个世纪有机电子学逐渐兴起,发现掺杂的有机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能力,这种传统的认识才被打破。有机半导体和分子电子学是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