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在自然和人类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其分布空间及形态具有复杂性和不规则及相对不稳定等特点。分形理论主要应用于不能用欧几里德几何学来表述的非规则的几何体性质。许多学者利用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但将地貌特征与分形理论结合进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研究较少。运用GIS技术并从地貌特征和分形学的角度分析,对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形特征进行统计、比较、研究、分析。其分析得出的结果不仅为当地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完善提供了参考,而且也实现了在不同地貌类型上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以及促进当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该地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技术上的支持等。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利用GIS和遥感技术以及数理统计方法,采用DEM数据以及以landsat8影像、地质图作为辅助工具,整合收集的文字资料,对研究区进行地貌的划分。然后将划分的地貌结果与都安瑶族自治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叠加。从而探讨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土地利用类型总体分形特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相同地貌类型下的分形特征以及不同地貌类型下同种地类在的分形特征。 本文的主要的内容和结论有: (1)本文使用30m栅格分辨率的DEM数据,对都安瑶族自治县的高程、坡度、相对起伏度等多个地形地貌因子进行提取并分别进行面积的统计,继而以这些因子为基础,对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地貌信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DEM数据派生出来的各种三维图、坡度图、阴影图、地表切割深度等数据,对于了解地貌的整体形态、识别坡度的陡缓以及地势起伏的状况起到辅助和定量的作用。此外,参照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县志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将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貌划分为低峰丛洼地、高峰丛洼地、土山丘陵、河谷地貌、峰丛谷地、峰林谷地这六种地貌类型,并计算出各个地貌类型的面积。研究区地貌类型中面积最大的为峰丛洼地,面积为3273.58km2,占整个研究区总面积的80.08%。 (2)通过计算都安瑶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分形特征值,可以得到都安瑶族自治县各地类面积、周长自然对数之间的关系系数均在0.85以上,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其地类分布具有分形结构,拟合的效果较好。按分维值D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水域>耕地>草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公矿用地>其他用地,稳定性指数S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其他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林地>园地>草地>水域>耕地。 (3)将都安县地貌划分结果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叠加,得到相同地貌类型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形特征以及相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地貌类型下的分形特征。通过统计比较分维值和稳定性指数,得出不同地类的土地分形结构与地貌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的改善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