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清洁煤技术应用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fon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但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如传统开采方式导致的矿区生态破坏问题、低效燃煤的大气污染问题及资源利用率低下问题等,这些问题最终将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这可以说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优化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缓解由此导致的各种资源环境问题,我国必须加大煤炭资源清洁化利用的力度,而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促进清洁煤技术应用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本文包括四大部分,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数据研究回顾,总结了我国清洁煤技术法律制度的现行规定,对我国各个阶段所公布的促进的清洁煤技术推广应用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进行汇总,总结了我国自1986年国务院发布《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直至现今的所有涉及推进清洁煤技术研发推广的制度体系。并将我国现有的关于清洁煤技术的法律制度概括为两个阶段,并分析各阶段发展特点,丰富了以往的研究,总结了我国清洁煤技术法律制度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制体系尚不完备导致的我国清洁煤技术研发欠缺法律保障,清洁煤技术产业成本欠缺法律支持;二是公民清洁生产法律意识淡薄,发展理念稍有偏差。通过对我国清洁煤技术法律制度适用中问题的研究,本文第二部分对我国清洁煤技术应用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必要性分析从解决我国矿区生态破坏、大气污染、资源利用率低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可行性分析从我国已具有一定的立法基础和发达国家成功的立法先例两个方面陈述。本文第三部分对国外部分发达国家清洁煤技术应用的法律规定及适用进行总结,并进行了总体评价。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法律、政策经验,本文第四部分得出以下结论:为突破我国清洁煤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瓶颈阶段,迫切需要国家发挥法律职能,不仅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完善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还需在地方制定与国家法律、政策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自上而下的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利用各种政策工具,积极推进清洁煤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本文中提出的促进清洁煤技术实际应用的立法建议主要包括血点:1、修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使促进清洁煤技术应用具有明确、清晰、可操作性的法律条款和责任条款。2、建立财政扶持制度,健全促进清洁煤技术的财政立法,主要包括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个方面。3、强化政府法律义务,通过政府行政立法和政策制定,合理建构法律与政策的关系,有效推进清洁煤技术的发展。4、增强公民清洁生产的法律意识,使得发展清洁煤技术具有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其他文献
煤矿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煤炭资源的正常供应。而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是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有利于
文章以某电网公司为例,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对其配网故障复电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电力企业快速复电先进经验,针对配网故障快速复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通过
本文对体育传统学校乒乓球项目的开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概括和总结,对训练、教学、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为体育传统学校乒乓球的整体模式提供全面的经验,为发展体育传统
龙游红木小镇坐落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湖镇镇,钱塘江上游秀丽的衢江之畔,是由年年红家具(国际)集团投资开发创建的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2018年被认定为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随之产生的数据量也急速膨胀,互联网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传统聚类算法无法满足海量数据处理的要求。特别对于文档聚类而言,传统的聚类算法主要处理人工数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传播结构变革,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得到了改变。在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之下,网络环境中普通用户开始实现参与内容的创造与传播,但同时这种创作与传播基本都
重大自然灾害引起的房屋倒塌程度的快速制图,对灾害应急救援和灾后损失评估意义重大。针对目前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开展房屋倒塌程度调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房屋倒塌分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也许你知道影视界有个金酸莓奖,但你估计不太清楚,科学界也有了金鸭奖。金酸莓奖模仿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向备受传媒批评的劣片致敬,金鸭奖旨在找出那些“以最滑稽、最危险、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