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目前我国南方栽植面积最大,用途最广的用材树种之一,但连栽容易引起地力的衰退和生产力的严重下降。而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是我国重要的竹林资源,它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收益大、一次造林成功、永续利用等特点,是一般乔木树种难以实现的;也是我国南方较为广泛栽植的造林树种和经济树种。然而,单独种植杉木或毛竹纯林具有一定的缺陷。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杉木毛竹混交林发展迅速,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杉竹混交林不仅可以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混交林还能充分地利用林木生长环境,发挥生态效益。本研究将杉木占其混交林的组成比例分成5个比例段(即0-20%、20-40%、40-60%、60-80%和80-100%),每个混交比例段设置3个标准样地,共计15块样地,通过对不同混交比例的杉竹混交中杉木的生长规律的分析,得到混交林中杉木生长的最适混交比例,再通过模型选优拟合出最适混交比例的杉木的生长模型,以期为永州市零陵地区种植杉竹混交林的比例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杉竹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解析木数据分析不同混交比例的杉竹混交林中杉木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规律,结果表明:5种混交比例的杉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都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出现幼龄林和中龄林阶段生长很快、到了近熟林阶段以后生长比较缓慢的过程;根据杉木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和连年生长率分析可知,在2~8a期间混交林中杉木的胸径、树高生长最快,而材积在2~14a期间增长得最快,总体看来,混交林中杉木的速生期为2~14a左右,与杉木速生的特性相似。5种混交林比例的混交林中杉木的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大小排序大致为:60-80%>40-60%>80-100%>20-40%>0-20%。(2)5种不同混交比例的杉木平均生长量的差距越来越大,到第23a时,混交比例为0-20%与60-80%相比,材积平均生长量要降低得最多,为78.41%,树高和胸径平均生长量分别降低33.80%、38.04%。5种不同混交比例的杉木的连年生长量大小大致为:60-80%>40-60%≥80-100%≥20-40%>0-20%。(3)通过对不同混交比例的杉竹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规律的分析得出,杉竹混交林中杉木最适生长比例为60-80%。利用多模型选优的方法,选择线性函数、二次项函数、复合函数(指数式)、对数函数、S函数、幂函数、Richards和Logistic 8个方程分别对混交林的杉木的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进行了拟合,从中选择最优的模型作为最适混交比例的杉竹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发现Richards方程拟合出的杉木生长模型效果最好,拟合精度都达到了 99%,能够比较准确的估算出杉木的胸径、树高及材积。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模型如下:杉木胸径的生长模型为:D--48.507×(l-e-0.039×t)1512杉木树高的生长模型为:H=25.308×(l-e-0.062×t)1483杉木材积的生长模型为:V=1.574×(l-e-0.052×t)3.843(4)通过分析分析混交林中杉木胸径、树高和材积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得出胸径、树高、材积三者间相关性分析的相关系数检验的概率p值都为0.000,即当显著性水平α在0.01水平双侧上时,三者两两间存在着显著相关;而且三者间的相关性系数都大于0.8,说明混交林中杉木的胸径、树高、材积三者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