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LTR序列的分离及其种质资源评价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ia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属于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 L.)牡丹组(Sect. Mouton DC.)的木本植物,起源古老,是科学界公认的比较原始被子植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中国数千年栽培及自然选择和人工引种下,牡丹已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资源,然而目前在牡丹上的研究多基于生理生化的水平上,利用反转录转座子等分子水平上对牡丹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的研究至今尚未报道。本试验利用自己开发的方法从牡丹基因组中分离出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LTR序列并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最后根据分离出的LTR序列设计引物对牡丹进行SSAP分子标记试验,进而进行种质资源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采用自主开发的巢式PCR方法分离牡丹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LTR序列并已申请专利。本试验使用一种结合了hiTAIL-PCR,抑制PCR及退火控制引物三种技术优点的方法,经过2条嵌套引物(RNase H1引物和RNase H2引物)结合改造后的ACP引物以及通用引物UP的三轮巢式PCR后,扩增产物连接于载体并转化、筛选、阳性克隆鉴定后,送北京三博远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序列测定,从‘洛阳红’牡丹品种基因组DNA中成功分离出22条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LTR序列。这些序列中有20条含有PPT及通用引物,经过DNAstar等软件将序列比对后,发现这些序列在5端都有反转录转座子保守序列PPT,紧随其后的03bp有LTR序列的起始标志TG(A),而在序列的3末端有UP通用引物序列。基于反转录转座子在RNase H保守区和软件比对的结果,可以将这20条序列确定为牡丹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LTR序列,登陆号分别为KC519444到KC519464。2.试验利用iPBS方法从西北牡丹品种‘红绣球’和中原品种‘洛阳红’中扩增出目的条带,经回收,克隆,测序,获得了12条来自牡丹LTR类反转录转座子的LTR序列,并使用DNAMAN、DNAstar和Vector NTI等相关序列分析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后,发现这些序列两端都有iPBS引物的存在,保守区域PBS后也可找到LTR序列的起始标志TG(CA)。另外这些核苷酸序列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缺失突变,序列长度变化范围为313~894bp,同源范围从31.1%到65.8%不等。将其氨基酸序列与已登录的不同植物LTR类反转录转座子LTR氨基酸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与其它某些植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它们间可能存在着LTR类反转录转座子的横向传递作用。3.试验基于前两个试验分离出反转录转座子LTR序列的基础上,在牡丹上开发出SSAP(特异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specific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并在牡丹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进行研究,并对每组SSAP引物单独用于牡丹遗传分析的性能作了探讨。8个反转录转座子引物均根据试验1中分离的牡丹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LTR序列设计合成,经过与7个末端带有3个选择性碱基的Mse I或EcoR I接头引物组合筛选后,使用可产生清晰丰富条带的12对组合进行SSAP标记,在牡丹野生种、国外牡丹品种以及国内不同地域牡丹品种共计151个牡丹种或品种中共扩增出415个位点(多态位点92.77%)每对引物平均产生35个位点(33个多态位点),表明SSAP分子标记是一种高多态性的标记方法且在牡丹种质资源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试验还进行UPGMA聚类后的品种、产地、花色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来源地相同的牡丹品种表现出密切的亲缘关系,然而也存在同一来源地的品种没有聚类一组的情况,花型花色等表面性状与聚类结果有一定联系,但多数聚类结果与性状并未有一致的相关性,而聚类结果与地域分布和进化远近有较高的符合度。另外利用MCID(manual cultivar identificationdiagram)法将DNA标记结果对151个牡丹样本进行指纹图谱的构建,仅用4对引物就能够将151个牡丹样本在分子水平上区分开,所得的品种鉴定图谱比聚类树更具直观性与实用性,即根据品种鉴定图就可以找出能区分任意两个品种的引物,该方法对牡丹种质资源的鉴定以及牡丹品种分类和种质鉴定具有积极的意义。试验利用SSAP分子标记技术对牡丹种质资源研究的开展,不仅开发了牡丹分子标记的新方法,也为牡丹种质资源研究和后续试验的开展奠定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高功率微波和电磁脉冲武器技术迅猛发展,强电磁防护的研究备受关注。能量选择表面依据阻抗可变的原理,通过表面阻抗在不同强度电磁波辐照下的变化,实现对强场屏蔽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直接带隙、吸收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高等特点成为了新一代优良的光电探测材料。诸多研究表明该纳米材料具有量子点、纳米线、纳米棒、
高效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它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最佳的效果,它的实现可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和导学稿的科学合理设计及运用为前提,并根据预设在课堂中逐步的实施来达到高效课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高浓度O3对城市树木影响已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我国北方城市几种常见绿化树种(2年生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开顶箱(Open-top chamber
随着高功率微波技术的快速发展,常规天线已经不能满足高功率微波应用化的需求,设计出结构紧凑、功率容量高、环境适应性强的发射天线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与此同时,天线作为
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基因组中含有很多种水解酶,其中Beta-葡萄糖苷酶(BG,4-β-D-glucosidase)是很重要的一类。Beta-葡萄糖苷酶可以从糖聚合物或者寡聚糖中水解糖苷键释放非还原性糖基。水稻中Beta-葡萄糖苷酶被认为参与很多代谢途径,但其具体功能仍然不清楚。本研究从水稻Beta-葡萄糖苷酶(RLWl)的突变体出发,研究其在水稻组织发育中生理功能和参与调控的网络。主要研
随着监测卫星的发展,如何快速对卫星图像中的目标物进行识别成为关键技术。为了实现星载关键器件的国产化,并为整个系统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实时性,本课题将以国防科技大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建立起来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经过二十余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该系统已具备了全天候、全球范围、高精度定位
本文采用高压结合超高频的技术路线,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中实现了微晶硅材料和太阳电池的高速沉积,并结合测试等离子体光谱、薄膜的光电特性以及结构特性等手段,分析
森林生态系统是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是当前广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历史变域描述了无人为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过程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