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创新带来了知识产权的繁荣,知识产权的地位与作用也日渐凸显。知识产权融资成为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关于国际政策发展的主题,同时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与保护。但是,我国现有的研究主要从知识产权这一整体出发,或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角度分析质押融资中的问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虽具有共性问题,但具体到每一类知识产权又具有其特殊性。 本文对地理标志质押融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地理标志的特殊性,区分不同保护模式对地理标志质押融资问题进行研究。从合法性、价值性和可转让性三个方面论证地理标志质押融资的可行性。同时,结合我国地理标志质押实践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地理标志质押融资制度建议,从而打破传统知识产权为主的质押融资格局。 本文的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地理标志质押融资概述。首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内涵进行界定。其次分析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地理标志质押融资研究的意义从研究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地理标志质押融资特殊性及可行性分析。该部分首先介绍地理标志的特殊性。由于地理标志保护途径的多样性,因而地理标志质押融资研究的特殊性就在于要区分不同保护模式下的地理标志质押所产生的争议。通过总结知识产权质押条件,从合法性、价值性和可转让性三个方面论证地理标志质押融资的可行性。 第三部分:地理标志质押融资的现实困境。通过前文的分析,得出部分地理标志不适于质押,且地理标志转让受限。同时,注册多个商标的地理标志难于质押,相关机构对该业务鲜有尝试,且我国缺乏关于知识产权质押明确统一的法律规定。 第四部分:我国地理标志质押融资制度完善建议。通过借鉴“巴城阳澄湖”地理标志成功质押的经验,并结合各国学者观点,从而为完善我国地理标志质押融资制度提出建议,以突破传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