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通过测量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大脑中各个神经核团的铁含量,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大脑中各个神经核团铁沉积变化的规律以及铁沉积与病情发展之间的相关性,推测铁沉积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31例临床诊断帕金森病人及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全脑扫描,病例组(PD组)与正常对照组(normalcontrols,NC组)性别、年龄匹配,病例组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所有受试者进行SWI扫描及常规T1、T2、FLAIR扫描。选取SWI中校正相位图,利用SPIN软件在校正相位图上勾画基底节区及中脑多个核团,包括尾状核(CA)、壳核(PUT)、苍白球(GP)、黑质(SN)、红核(RN)、丘脑(THA)、丘脑枕(PT),测定强度值,转换为校正相位值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脑部核团在相位图上显示清晰,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我们得到的校正相位值和1958年文献尸检报告的脑内核团铁含量呈明显相关性(p=0.018,r=0.886); (2)正常对照组脑内核团两侧之间脑铁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3)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校正相位值采用t检验,除黑质外(t=3.87,p<0.001),其余核团校正相位值无显著性差异; (4)将病例组(PD组)研究核团按临床症状分为病重侧和对侧,t检验显示病例组病重侧黑质与相对侧校正相位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0.85,p=0.399); (5)病例组(PD组)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红核、丘脑枕、丘脑校正相位值与UPURS评分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1)SWI能清晰有效显示脑内含铁的核团,有很好的解剖分辨率,利用SWI的相位图测得的相位值与以往文献报道的脑铁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证明SWI是一种可靠的研究活体脑铁含量的及脑铁代谢的有效手段。 (2)PD组黑质脑铁与CN组有显著性差异,病重侧与相对侧黑质铁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黑质核团在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病情的首发侧/严重侧黑质核团的铁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这提示我们颅内黑质核团铁沉积在起病过程中可能并没有先后之分或者在发展过程中病重侧与对侧铁沉积逐渐达到一个病态的平衡过程。 (3)PD组黑质脑铁含量与UPDRS评分不存在显著相关,这提示黑质的脑铁含量可能没有随着病程的进展不断发展。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红核、丘脑枕、丘脑等部位铁沉积亦与病程发展无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