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源性影像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51321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源性影像(Magnetic Source Image,MSI)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将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合并广泛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的新兴诊断方式。脑磁图可以完全无创伤地探测大脑电磁生理信号,具有高达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和毫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实时地记录脑电磁生理变化;而磁共振可以获得清晰的人体组织结构图像。将两者结合可以清晰准确的定位病灶及重要脑功能区,对病情诊断和手术计划具有指导意义。   但目前磁源性影像还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还不能很好的实现图像的三维可视化。医生只能观察二维图像,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在头脑中构建人脑模型来定位病灶的具体位置,当需要判断病灶深度或对人脑旋转观察时则比较困难。   本课题利用集成开发平台VC++和可视化工具包VTK(VisualizationToolkit),对磁源性影像三维可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及探讨。目的在于改善磁源性影像的三维可视化效果,在三维立体图像上清晰准确地显示偶极子,并尝试添加交互式三维测量功能,为操作者和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直观和完善的信息,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直观的图像依据。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   1、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区域生长算法的图像分割迭代算法,首先使用三维区域生长算法提取感兴趣区,然后用腐蚀和膨胀算法弥补区域生长算法的不足;将上述两个步骤进行迭代,直到满足收敛条件为止。本文利用此算法对人脑矢状位磁共振T1像中的灰质进行提取,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2、在VC++平台上使用VTK可视化工具包,采用等值面绘制方法对二维颅脑图像进行三维可视化,并同时显示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的二维切面图像,使医务工作人员或操作者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观察患者的颅脑结构。   3、本文根据MEG信号源分析系统给出的偶极子位置信息,在三维图像上用小圆球模拟显示异常放电源,从而直观显示偶极子的具体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空间关系;并且增加三维测量功能,使操作者可以直接在颅脑的三维立体结构图中测量偶极子之间的距离及各偶极子的在头颅内的深度,从而为病情诊断和手术计划提供精确、重要的参考信息。
其他文献
1997年度徐州矿务局科技成果经局科技进步评审委员会评审,日前揭晓,共评出获奖项目35项.“奥灰隐伏陷落柱特大突水灾害的快速判别和高效治理”获特等奖.“九里山矿区夹河井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红细胞在流场中极易变形,随着血液的流动被拉伸成椭圆形,长轴随流动方向取向,变形的大小和取向的一致性随切变率的增加而增加。红细胞变形性是血液运输气体的必要条件,有重要的病
学位
本文以壳聚糖为载体,月桂酸为原料,引入疏水基团,制备一系列新型低密度脂蛋白吸附剂。考察了制备条件和吸附条件对脂蛋白吸附效果的影响,获得主要结论如下: 1)以环氧氯丙烷活化
本文分别以膳食纤维、壳聚糖为载体,十二胺为疏水配基,牛磺酸和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为亲水配基,制备脂蛋白吸附剂。通过体外静态吸附考察其选择性吸附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
Disease Ontology(DO)的构建促使了疾病和疾病风险因子的研究,通过它,我们可以用语义相似性的测度来研究疾病间的相似性,同时,通过基因关联的相似疾病来理解基因之间的相似性,又可以
针对当今在科研和临床实践领域中对多模医学图像融合的迫切需求,该课题对全自动多模医学图像融合进行了应用性研究.由于配准和融合是多模医学图像融合的关键技术.作者分别改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