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具有时代特征。然而并不是在教学中采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便是信息化时代的教育,而是针对不同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同时更应该在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上体现出信息化时代所提倡的创新、求异的教学特点。 本文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国家提出对大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在传统大学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吸取传统大学课堂教学的优点,并依托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有效指导,对大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初步地探索与研究。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部分、实验环节和结论。 理论部分首先阐述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的内涵、特点、方法和结构,提出大学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观点;然后探讨一些学习理论,以及如何在教学系统和教学设计中考虑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在信息化社会中大学教师能够了解、掌握,并运用一些学习理论将会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最后详细分析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中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因素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提出大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趋势。 实验环节,包括问卷和实验两部分,作者先以问卷的形式了解目前辽东学院的学生对现阶段影响课堂教学诸多因素的看法,以掌握学生对待课堂教学的态度,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文献和问卷的分析得出结论,将结论理性地运用到实践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对比,得出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后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大学课堂教学。 本研究结论得出信息化时代的大学课堂教学,需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内容的特点,以适应教学特点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在教学理念上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策略上,除了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科及课程内容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同时应该考虑教师自身、学生及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在国内比较少,本项研究对信息化时代的大学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