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湖北省50家公立三级综合医院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测算湖北省公立三级综合医院2012-2018年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比较不同床位规模医院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差异,选择高效率和低效率代表医院调查其内部管理水平,为持续提高我国公立三级综合医院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方法:使用Bootstrap-DEA模型测算样本医院2012-2018年的技术效率;使用Bootstrap Malmquist-DEA模型评价样本医院2012-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及其95%置信区间,并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床位规模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的差异;基于中国本土化的《中国医院管理调查表》对高效率和低效率代表医院开展内部管理水平调查。运用Stata 15.0软件对样本医院投入产出进行统计学描述和比较不同床位规模医院生产率变化指数。运用R 3.4.3软件和FEAR软件包,依据产出为导向执行Bootstrap过程运算,置信水平?=0.05,重复抽样2000次。结果:(1)2012-2018年,样本医院在职职工数与实有床位数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3.96%和45.45%,门急诊人次数和出院人次数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2.15%和56.06%;(2)2012-2018年样本医院技术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样本医院经Bootstrap纠偏后的平均技术效率值为0.7969;(3)2012-2018年样本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的平均值介于0.8969和1.1178之间,6年间样本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57%。技术进步指数在2015年后开始转降为升,规模效率在2015年前呈连续增长趋势,2015年后开始保持相对平稳;(4)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床位规模的医院全要素生产率指数(?2=10.759,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其分解指数中仅规模效率变化指数(?2=22.064,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5)2家高技术效率和2家低技术效率医院的内部管理水平综合评分依次为3.30分、3.25分、2.78分和2.64分。结论:2012-2018年,湖北省公立三级综合医院的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略微增长,其中技术效率的增长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床位规模会影响医院的规模效率。高效率代表医院在运营管理,领导力和人力资源管理三个维度得分较高。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应该根据其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医院规模,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应用DRGs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