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简称POF)系多种病因导致的卵巢功能衰竭,是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持续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血清中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和雌激素水平降低的综合征。由于该类患者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减少,常可造成脂代谢紊乱,发生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本实验研究以肾虚血亏为基本病机,以养血补肾为原则,自拟“养血补肾方”,意在通过建立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大鼠高脂模型,探讨养血补肾方对卵巢早衰大鼠脂代谢紊乱的治疗疗效及作用机制,为卵巢早衰脂代谢紊乱的中药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健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和西药治疗组。以SD雌性大鼠卵巢组织制备卵巢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大鼠,正常组常规喂养标准颗粒型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6周,建立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高脂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养血补肾方高、低剂量组和己烯雌酚治疗12周,通过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动情周期、卵巢重量及卵巢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造模前大鼠活动频繁,对刺激反应灵敏,毛色光泽,体重不同程度增加,有规则的动情周期4-5天/次。肉眼见卵巢体积较大,卵巢色泽较红,表面可见多个白色点状突起。光镜下观察卵泡成长过程活跃,可见较多各级卵泡,发育成熟者,颗粒细胞层次多,卵泡液含量多,闭锁细胞较少,黄体发育好,体积大,黄体细胞丰富。造模后大鼠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迟缓,反应迟钝,易激惹,毛发松散,缺少光泽,枯燥易脱落,体重减轻或体重不增加,动情周期开始延长甚至紊乱,渐至无动情周期。肉眼见卵巢体积明显萎缩,表面明显苍白,点状突起较少。光镜下观察卵巢部分被纤维脂肪组织代替,卵巢中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数明显减少,甚至没有成熟卵泡;颗粒细胞的生长滤泡数量明显减少,且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闭锁卵泡增多;黄体数量明显减少(部分卵巢黄体甚至消失);卵巢间质甚至卵泡内可见淋巴细胞浸润。造模后模型对照组大鼠中血清FSH、LH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P<0.05),血清E2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TC、TG及LDL-C含量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0.01,P<0.05,P<0.01);HDL-C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说明了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大鼠高脂模型的建立成功。治疗后大鼠活动频度增加,毛色逐渐恢复光泽。动情周期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中药高剂量组逐渐缩短至5-6天/次,西药治疗组保持为6-7天/次,中药低剂量组最终为8-9天/次。各组大鼠体重变化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较正常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别(P>0.05),中药低剂量组较正常组在统计学上有差别(P<0.05),西药治疗组较正常组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卵巢重量较模型对照组均有增加,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治疗组增重极明显(P<0.01),中药低剂量组也增重明显(P<0.05),但疗效逊于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治疗组。治疗后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治疗组血清FSH、LH、TC、TG、LDL-C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P<0.05),血清E2和HDL-C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0.05);中药低剂量组血清FSH、TC、LDL-C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P<0.05),血清LH、TG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E2和HDL-C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1性激素水平改变及血脂异常说明了卵巢早衰大鼠高脂模型的建立成功。2本实验证明了养血补肾方能有效提高卵巢早衰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血清FSH、LH含量,促进卵泡生长,改善卵巢功能,为临床应用养血补肾方治疗卵巢早衰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3养血补肾方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能有效降低卵巢早衰大鼠TC、TG、LDL-C含量,提高HDL-C含量,证明养血补肾方对卵巢早衰脂代谢紊乱的治疗作用,为卵巢早衰脂代谢紊乱的中药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及实验依据。4中药养血活血,补肾填精为治疗POF脂代谢紊乱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