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产生、补体活化、免疫复合物形成从而导致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为特点,在中国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03%-0.07%。SLE主要累及女性,男女发病比约为1:9,尤以育龄期女性发病明显。SL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包括皮肤、关节、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均可出现症状,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SLE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参与SLE的发病过程。SLE具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在同卵双胞胎中的发病率约为30%,约为异卵双胞胎发病率的10倍(3%),提示遗传因素在SLE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Association study, GWAS)策略的逐步应用,越来越多的SLE的易感基因/位点不断被发现,GWAS也被证明在常见复杂疾病的遗传学研究中有着更高的效力。2011年Lssard通过GWAS在欧洲人群中发现位于11p13上PDHX-CD44基因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 SNP)rs2732552与SLE的易感性显著相关(OR=0.83,P=9.03E-08)。但由于SLE具有较强的种族差异和遗传异质性,为探讨rs2732552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SLE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阵列技术,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对PDHX-CD44基因间的SNP rs2732552进行验证。研究目的本研究验证PDHX-CD44基因间的SNP rs2732552与中国汉族人群SLE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利用Sequenom Massarray系统,在2,139例SLE患者和1,757例正常对照样本中对PDHX-CD44基因间SNP rs2732552进行基因分型,使用Plink1.07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分层分析。研究结果在中国汉族人群中,SNP rs2732552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frequency, MAF)在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94E-05,OR=0.80);对病例进行分层分析未发现该SNP与SLE临床表型的相关性(P>0.05)。研究结论PDHX-CD4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SLE的易感性相关,提示了中国汉族人群和高加索人群SLE存在相似的遗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