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对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影响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98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是内、外部公司治理发挥作用的结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治理日趋完善,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事件屡有发生,那么发生在我国上市公司的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是由哪些公司治理机制发生作用,发生什么样的作用?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如何影响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检验其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监督约束作用的有效性。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相关的理论、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我国上市公司发生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法律环境。在机理分析部分,分别探讨了董事会特征、所有权结构对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假设。机理研究部分还重点分析了我国机构投资者监督约束持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动机,构建了二者的博弈模型。在实证检验中,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更换高级管理人员原因披露的情况,给出我国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定义,确定发生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公司的研究样本,并按照一定的原则选择了未发生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样本公司。文章分别建立了董事会特征、所有权结构与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Logistic 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与公司业绩负相关;2)董事会较好地履行了其监督约束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但还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如:董事会持股、董事会会议、高管兼任董事状态等变量对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可能性有显著影响;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规模对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决策影响不显著;3)所有权结构对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联合影响作用显著,其中董事会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是否持股变量对约束性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的概率有显著的解释作用;国有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对高级管理人员约束性更换不起解释作用。文章的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为我国企业目前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以及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约束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不足,本文从完善董事会、培育积极股东、增强外部公司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加快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进程。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象逐年增多。上市公司由于采取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导致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与其产生意见分歧,进而引起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但是,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历程较短,上市公司也只是在近年来才开始快速发展,所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该文以我国1998-2002 年所有发生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