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抗氧化机制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c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嗅三针”针刺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清中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影响的实验研究,从抗氧化机制角度探讨“嗅三针”治疗VD的作用机理,为临床针灸治疗痴呆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选用30只雄性SD大鼠,其中10只作为假手术组,剩余20只采用改良后的“4血管阻断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将造模成活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嗅三针”组。“嗅三针”组治疗4个疗程后,所有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处死各组大鼠,检测血清中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   结果:“水迷宫”测试: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VD模型组明显长于假手术组(P<0.01),“嗅三针”组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大鼠血清中GSH含量比较:“嗅三针”组明显高于VD模型组(P<0.05),模型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大鼠血清中SOD活性比较:“嗅三针”组明显高于VD模型组(P<0.05),模型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比较:“嗅三针”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升高,“嗅三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嗅三针”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嗅三针”能明显强化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抗氧化机制:“嗅三针”能明显提高VD模型大鼠血清中GSH的含量和SOD的活性;“嗅三针”能明显降低VD模型大鼠血清中MDA的含量。通过对GSH、SOD和MDA三项指标的检测,反映机体氧自由基变化及抗氧化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嗅三针”治疗VD的机制与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并评价“健脾安神汤”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脾虚痰湿型)的临床疗效,验证健脾安神汤既可以改善睡眠也可以降低血糖,为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脾虚痰湿型)开拓了新思路。  
  目的: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症状改善情况及对缺血区 TGF-β1 表达的影响。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讨论中风皂贝化痰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