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报道中医生形象呈现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是保障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长久以来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之一,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有着13亿人口之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更是一项十分巨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极为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变革和发展,作为这场大变革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能否实现病有所医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能否顺利实现的伟大梦想,其一直都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现实中,医患关系是医疗卫生事业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医生和患者之间关系生态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成与败。医生和患者是医患关系的两个核心要素,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层面来看,其中尤以医生更为关键,这是因为医生属于“第一资源”——人才资源的范畴,是支撑起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医生队伍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质量,医生形象的好与坏直接反映和决定着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否。近年来,特别是“新医改”圆满完成之前,医疗纠纷、医患矛盾等不和谐因素几乎成了医患关系主流,其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医生形象的一落千丈,媒体上的医生几乎成了社会负能量的代名词。媒体作为当今社会人们进行社会认知最为重要介质之一,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即是以此为背景,将医生的媒介形象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选取了《光明日报》、《健康时报》和《南方都市报》三份定位和性质不同的报纸作为媒体样本,并将样本的选取时间限定在“新医改”取得成功以后的两年时间(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采用了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探究不同定位和性质的媒体所呈现的医生形象是否有所差别?伴随着“新医改”的成功,医生的媒介形象是否有所改善?医生的媒介形象是通过什么建构策略实现的?以及这种变化背后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内涵?等。具体来说,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为绪论、第一、二、三、四章):绪论主要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缘起、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部分界定了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医患关系研究总体概况、医患关系与媒体关系研究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章主要是在绪论的基础上,明确了本研究所采用的费尔克拉夫“三个向度”的话语分析框架,并完善了本文的整体思路和研究框架;第二章进行了“描述性”文本分析,通过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呈现了三份报纸所呈现出不同的医生媒介形象,;第三章进行了“建构性”话语实践分析,从议题选择、题材、消息源、医生势态和医患矛盾归责五个方面探讨了第二章中不同医生形象的建构策略,并得出了医生形象建构的标签化、多元化和“弱势”表现三方面的特点;第四章进行了“解释性”社会实践分析,依据马克斯·韦伯的“祛魅”理论,从宏观历史的维度探讨了医生媒介形象的神秘化、妖魔化和世俗化的变迁轨迹,并分析了不同医生媒介形象背后所代表的价值立场和话语权构成。
其他文献
采用液相缩合法,保护的苯丙氨酸衍生物和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分别与Fmoc氨基酸偶联,简便地得到9个未见报道的L-对硝基苯丙氨酸二肽衍生物4a~i和4个2-氨基-β-D-葡萄糖拟二肽衍生
"返乡潮"、"用工荒"反映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透射出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缺失。加强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有助于提升其自身就业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重大挑战,其中,就业指导理念落后的问题尤为凸显,亟待解决。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就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借
介绍当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几种电子显微镜及其基本原理,为电子显微镜在食品,尤其是葡萄酒等饮料食品分析检测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电子显微镜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白酒分析中使
本文阐述了电力网线损理论计算基本原理,并提出了基于COM的线损理论计算的整体框架、系统逻辑结构以及具体实现。本系统是针对吉林省电力公司实际需求而开发设计的,系统采用
<正>《面纱》是英国著名小说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在1925年发表的以香港为背景的小说,讲述了漂亮空虚的英国女子凯蒂为了逃离20世纪20年代伦敦浮华的生活,在母
<正>我写了一篇文章谈《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以下简称《无愁河》),题目叫《与谁说这么多话?》;文章结束的时候,我自己怎么感觉像说话才开了个头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结合与基层司法人员的相关访谈,以量刑建议采纳率、控审一致率、无罪率、罪名变更率及公诉满意度这五个指标作为评价体系,运用实证研
近年来,国际邮轮市场东移,我国邮轮经济腾飞,邮轮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随着邮轮经济的迅猛发展,邮轮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日益显著。国外尤其是欧美地区发展邮轮产业的经验
<正>一、构建海峡邮轮经济圈。闽台邮轮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应进一步努力争取邮轮惠台政策在福建率先启动,促进闽台邮轮产业对接。可共同申请手续便利政策、建设"境外免签入境